雷壇壇
如果能登上諾亞方舟,你是否篤信會到達那個美麗新世界?別緊張,還不到做選擇的時候。至少,我們可以先到這“艘”藏在廈門老城區的“船”上試試水——在一派城市煙火氣掩映下的NOA酒店給了我們這次機會。
有好似停車場的欄桿和大爺把門,有仿若要談上億元生意的酒客在隔壁有三十多年歷史的酒樓門口寒暄,有熱火朝天的汽車裝配店在對面“手起刀落”……當你拖著行李站在導航顯示的目的地時,你大概會滿頭問號。但帶著這份好奇,大膽隨著沙漠綠洲般成簇出現的大型熱帶植物,我們順利“登船”——不是討好游人的擺拍勝地,而是從在地文化和社群土壤里長出來的空間。
品牌創始人潘飛和設計師李瀧的合作始于多年前鼓浪嶼大火的精品酒店“北嶼”。時過境遷,他們各自的審美偏向與對商業邏輯的梳理層層演進。到最終聊到NOA的構想時,兩人不約而同都把“游學”目標指向了ACE Hotel和Trunk Hotel這類融合了年輕、創意和都市社群元素的模板。“在動手之前,我們真的來了一次東京創意酒店巡禮。”當下跟兩位坐在NOA一層的“甲板”上,這座海濱城市強烈的光線斜射進來,照亮了這個頗有點兒“直男審美”的酷空間。僅隔一道玻璃門,就是被格柵和略帶魔幻效果的熱帶植物包圍起來的室外空間,剛才生動的市井畫面仿佛從未存在,設計師利用光線與灰度自然暈染出室內外的過渡,讓我們心甘情愿地上了“船”。言語間,白色水霧從那些巨大的植物中升騰而起,像某種開動儀式,我們就要起航了。
2017年第一次參加火人節的經歷,對潘飛來說是一次價值觀上的巨大調整——在美國內華達州那片一年里有6個月會變成湖泊、開車到最近的城市需要6小時的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中,“身體上極端的不舒適伴隨著精神上極大的滿足感,即使馬斯克來了,他也一樣只能跟大家一起吃土”。潘飛發現,這恰好跟當下年輕人的生活趨勢非常相關:“慢慢地去物質化。”作為攜程的前高管,后來又創業“皇包車”,潘飛不僅熱衷于分析這種社會心態,也親歷了自己內心的變化。“只有當物質被限制到一種極致,人的精神才更容易專注,感受力也變得超強,人對內心的自我覺知才變得非常敏銳。”由此,李瀧在接到這次設計的題目時,就已經把基調定在了“充滿未來感的廢墟”上。
于是反對“風格論”而傾向于在“審美體系”中讀懂彼此的李瀧,選擇用抽象和提煉的手法來解題。他選擇將建筑原有的吊頂和水泥柱的包覆全部打開,還原空間的原始氣質和肌理,同時又利用手工拉板的砂質感混凝土給空間定下一種主視覺,配合建筑物原本的水泥、帶有未來屬性的金屬呼應“廢墟”、“方舟”和“火人節”的主題。他還在不同飽和度與明度的亞光灰黑色調中加入了一絲暖意,讓這個不算太大的空間輕盈地擺脫了生冷壓抑的可能性。“我們希望做一個有溫度的空間,它不只是呈現一種視覺風格,還要是能待得下來的。”李瀧跟潘飛就是兩個能在同一審美體系下對話的人,多年合作無間讓他們彼此懂得——譬如在整體的灰黑色調中必不可少的那一抹紅:不論一層“甲板”上機械開窗的條框,還是房間內紅色的旋梯或金屬線,甚至是走廊中那朵橙紅色的干花,“我們想讓你知道,還有希望,我們的‘方舟終將帶你去到那片新世界”。
因為是從老建筑改造而來的,整個酒店的體量不大,潘飛更想營造的是一種“城市創意人的會客廳”。“我們希望這個一層的空間能讓藝術家和創意人興奮起來,也能讓大家自然聚合起來,把這里當作‘自己的地方。”營造創意社群的歸屬感自然是一個大挑戰,但從眼前一群穿著個性的年輕人那自在的社交場景來看,至少這個期望正在逐步成形中。“社交”屬性蔓延到房間,打破了一般酒店以床為中心來布置場景的慣性,他們加大客廳的比例,甚至增加地臺,讓人能夠隨時坐下來。藏在一層一個隱秘區域的前臺更像一個“迷藏”,第一眼你會記住的一定是它周邊陳列售賣的城中各大創意人士的商業周邊。
華燈初上,白天雅痞溫香的咖啡館即刻換妝成時髦酷帥的精釀啤酒館,不論早早約定來此一聚的創意人,還是剛好下班進來喝一杯的小年輕,輕松和靈感在空間與酒精的兩廂作用下逐漸升騰,如同這座城市溫柔的海波,蔓延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