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摘 要】本文結合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就當前我國新聞采編人員在融媒體時代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新聞采編人員工作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新聞采編人員? ?采編能力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
1.新聞信息量擴大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提高及互聯網的普及,公眾與互聯網之間逐漸零距離化,作為信息集合的載體,公眾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主動或被動接收多樣化的信息資源,信息總量表現出指數型增長的態勢。為了挖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必須提升信息收集與整理能力,才能從眾多信息數據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2.新聞采編主體愈發多元化
采編主體的多元化也是融媒體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征。新聞傳播渠道隨著新媒體類型的多樣化及自媒體平臺的興起更加豐富,新聞信息產生的方式也日益增多,除了傳統的電視、報紙等媒體能夠進行新聞采編工作外,普通公眾也可通過在自媒體平臺上創建個人賬號來發布新聞事件。新聞采編形式的多元化,為傳統專業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帶來了工作壓力,但同時也為新聞采編工作實現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新聞信息傳播速度加快
融媒體時代提升了信息傳播的廣度和速度。主要表現為:在融媒體時代,人們發布的新聞信息通過互聯網能夠在瞬間傳送至各個端口,為了挖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從發布到接收者接收信息之間的時間間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同時,在沒有地域和空間阻隔的情況下,公眾只要在有互聯網的地方都可以瀏覽到信息發布者所發布的內容。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通過提高新聞編輯能力與新聞整合能力,即能夠快速挖掘到新聞點。但在發布新聞前,工作人員需要嚴格審查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過濾掉虛假信息和謠言。
4.新聞的即時互動性不斷增強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即時互動性的特點也逐漸凸顯出來。相較于傳統的采編工作,新聞采編人員在融媒體時代下的工作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編輯或制作新聞內容,還要在新聞發布過程中進行信息傳遞。由于社會公眾普遍習慣于針對某一社會熱點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見解,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實時進行公眾意見的采集與整理,并與公眾進行線上溝通和交流,從而將新聞工作的社會價值充分彰顯出來。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
1.新聞采編形式單一
在融媒體時代大環境下,單一化的新聞采編形式已難以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求。傳統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工作流程主要是:獲悉某一事件的發生—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和資料收集—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并采寫新聞稿—發布在媒體之上—發送至受眾。從上述流程看,從新聞的發布到公眾接收到該內容,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新聞的時效性難以體現出來,從而影響了新聞采編工作的正常開展。
2.新聞采編人員缺乏對熱點信息的有效捕捉
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存在較多缺陷,已難以滿足融媒體時代公眾對信息的需求。例如,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把控能力的缺失,無法對公眾的新聞需求形成清晰認知。新聞時效性強調的是新聞的新鮮感和效率,傳統的新聞采集方式和報道方式,容易導致報道的新聞與公眾知悉該內容之間呈現時間差,即公眾對新聞事件概況了解的時間要早于新聞報道的時間,從而造成新聞時效性的降低,并且對公眾的吸引力也逐漸喪失,致使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3.部分新聞采編人員責任意識淡薄
由于媒體平臺對信息質量沒有進行嚴格把控,加上部分新聞采編人員責任感缺失,導致媒體平臺中的許多新聞信息與事實不符,對新聞的權威性及真實性造成了損害。伴隨著新聞關注率上升的,不是新聞質量的提升,反而是下降,公眾對新聞媒體信賴感的逐漸缺失,阻礙了新聞媒體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能力的培養策略
1.大力進行新聞采編形式的創新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的方式有了創新,即為了提高新聞編輯質量和效率,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開始借用網絡技術,通過創新和豐富編輯形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眾關注新聞。
要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新聞的時效性,需要新聞工作者從采編工作入手,提高使用科學技術的能力,熟悉不同媒體平臺的操作流程,創新新聞編輯和發布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采編模式,保障新聞的時效性。同時,可以通過設置專門的審核部門,對收集的新聞材料進行審核,保障輸出內容最大化地還原事件原貌。
2.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對熱點信息的敏感性
要了解新聞事件真實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對事件的發生原因、過程等進行挖掘和了解。這一過程實現的前提,首先需要新聞工作者具備足夠的新聞敏感性,不斷開拓新聞采編的方式和渠道,深入到社會實踐中,與公眾面對面溝通和交流,通過持續性報道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注重增強新聞采編人員的社會責任感
除了需要具備敏感性、創新性,新聞內容真實性的保障還源于新聞工作者社會責任感的提升。新聞媒體在選聘工作人員時,應該將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個考察內容。工作人員在入職后,還應參加定期培訓,增加社會實踐,全方位激發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大力進行新聞采編形式的創新,借助新媒體技術,不斷提升自身在信息采集與編輯等方面的能力,力求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同時,充分體現出新聞采編人員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作者單位:巴東縣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白焱.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20(06):138-139.
[2]李忠.論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能力的培養[J].采寫編,2018(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