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科技創新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作為黨報記者,對當前社會普及的科技成果要充分認識并合理利用,緊跟時代潮流。黨報主要傳播黨的思想和國家政策,起到教育引導的作用。電子傳媒成為主流,作為傳統紙媒記者,要有應用網絡科技成果及各種媒體技術的能力,擴展獲得信息的渠道。落實到采訪寫作中,也要突破傳統模式,采訪寫作思維和模式都要轉型。本文著重研究融媒體時代傳統紙媒記者的采訪寫作。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傳統? ?紙媒? ?記者? ?采訪寫作
在以互聯網等技術應用為主流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新媒體傳播的信息更加豐富,而且是動態化呈現,發揮服務功能,所以備受關注,導致紙媒受到沖擊。
融媒體時代,各種媒體實現了融合,具備搶占市場的優勢,紙媒要想脫離困境,就要適應當前的媒體環境。
作為黨報記者,應深入思考轉型辦法。既然紙媒沒有退出市場,就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作為黨報記者,要在采訪方式和寫作思路上作出調整,更好地發揮紙媒的作用,為受眾傳播有效信息,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一、傳統紙媒記者在采訪寫作思維上存在的問題
行為實踐受思維的引導,對于傳統紙媒記者而言,思維對采訪寫作起到了指導作用,直接影響采訪寫作工作的質量。從當前的紙媒運行流程來看,依然維持傳統的新聞制作流程,處于融媒體環境中,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而且管理規章制度也沒有予以完善,這樣就會導致紙媒記者在采訪寫作中不能創新思維,對于融合時代的各種變化缺乏敏感度。紙媒新聞要提高對受眾的吸引力,就要適應時代變化,充分利用媒體技術,這是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中,各種媒體實現了融合,能夠與受眾形成良好互動,受眾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還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此看來,受眾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
作為黨報的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和寫作中就要轉變思維。如果不創新思維,在寫作方式和信息傳播技術上都沒有更新,就會影響紙媒的閱讀量。作為新聞傳播者,不能把政策信息有效傳播出去,就意味著沒有履行自身的職責。對于這方面的問題,記者應深入思考,調整采訪寫作思路。
二、傳統紙媒記者采訪寫作思維轉型的有效策略
1.紙媒記者要對身份精準定位
處于融媒體時代,各種新媒體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媒介。采用媒體傳播的方式傳達信息,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高,具有實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紙媒記者在這樣的環境中展開工作,就會遇到諸多困難。
為了確保采訪寫作工作順利展開,就要對自身角色重新定位,在媒體環境中提高競爭力。這就需要紙媒記者轉變思維,對行業產生新的認知,對技術發展有較高的敏感度,并能將媒體新技術與自身的職業相結合,以新的姿態展開工作。
紙媒新聞采訪寫作中要突出服務屬性,將黨報作為為民服務的載體,自身的知識結構也要從職業需要出發不斷完善,將紙媒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對受眾的需求要高度重視,使采訪內容更加充實,采訪深度有所提高。在黨報的寫作風格上,摒棄原有的嚴肅表達,將一些時尚語言融入其中,從新的角度呈現新聞信息,提高受眾的忠實度,促進紙媒更好發展。
2.采訪模式要更新
傳統紙媒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要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可以用文字記錄的形式,也可以用圖片表達,還可以應用視頻采訪方式。將各種信息融合在一起,使采訪內容存在兼容性,受眾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視角閱讀新聞,這樣,紙媒與當前新的新聞業態保持同步。紙媒記者要將自身的專業屬性發揮出來,要明確采訪目標,準確定位關鍵節點,新聞素材的收集要及時,突出紙媒風格。傳統紙媒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明確采訪主題,采訪風格上要根據主題內容作出調整,還要考慮主要的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要從多個角度挖掘。
3.紙媒記者的寫作水平要有所提高
傳統紙媒記者要適當調整寫作風格,寫作內容要更加深刻、具體,能夠發人深省,尤其是黨報的記者,要深入挖掘寫作內容,使其符合黨報風格,還要調整語言表達方式,保證信息的完整,且能被受眾所接受。
在寫作的過程中,對新聞篇幅的長短要準確把握,做到內容簡潔,突出網絡新聞的特點,使受眾能夠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滿足移動閱讀需求,讓受眾有良好的閱讀體驗。
在黨報新聞語言描述上,要富有新意,語言朗朗上口,讓新聞內容充滿人情味,增強親和力,讓更多的人喜歡閱讀。
在黨報寫作風格上,要借鑒網絡新聞的寫作特點,將紙媒寫作的優勢發揮出來,融合網絡新聞寫作方法的優點,使文章內容充滿趣味性,這樣更容易被受眾認可,紙媒在受眾群體中影響力擴大。黨報紙媒記者在文字敘述的時候要保持較高的精準度,還原新聞事實,描述的內容要精準,避免產生歧義,突出新聞傳播的價值。
三、結語
處于融媒體環境中,傳統紙媒記者要轉變思維方式,特別是在采訪寫作中要合理應用新媒體,這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如果記者采訪和寫作的內容缺乏時代新意,就難以受到關注。要確保本職工作有效展開,就要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積極參與到學習培訓活動中,不斷更新采訪方式,在寫作上也要調整方式,用充滿時代感的語言進行信息傳播,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高受眾的忠誠度,確保新聞內容滿足公眾需求,使傳統紙媒更具魅力。
(作者單位:吉林日報社)
【參考文獻】
[1]譚序剛.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的職能轉型和定位思考[J]. 記者觀察, 2019(01):P.82.
[2]陳巖.融媒體時代報社記者提升采訪技巧的路徑研究[J]. 傳播力研究, 2018(30).
[3]聶珊珊.試論融媒體時代報社記者采訪技巧的提升策略[J]. 記者觀察:中, 2019(01):14.
[4]張一峰.融媒體背景下紙媒記者轉型提升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傳媒科技, 2019(02):74-75.
[5]佘燁. 融媒體時代記者采訪與寫作方式的改變與創新探索[J].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9(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