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雯斐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而教科書提供的語言素材十分有限。英語教師要拓展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盡量真實的語言素材,真正滿足學生語言學習的需要。
優秀的英語繪本具有豐富的詞匯和真實的情境,可以為學生提供語言知識,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想象力及創新能力,還可以通過故事的閱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秀品格;更能讓孩子們在閱讀中習得語言的同時領悟道理,激發學習英語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下面以小學四年級為例,談談英語繪本的選擇與小學英語教材的整合使用。
一、小學英語繪本的選擇依據
英語繪本圖文并茂,對孩子們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大部分的故事主題也是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而編寫的。因此,老師們都喜歡在種類繁多的英語繪本里挑選適合的繪本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但是,選擇英語繪本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要與教學主題相符;二是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三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聯系;四是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情境;五是應當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鮮明的故事主題。綜上所述,老師在選擇繪本時應考慮兩大因素:學生發展和教學需要。
(一)基于學生的發展
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在選擇英語繪本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思維水平,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單一且具體形象的思維發展階段,對比較復雜的故事情節或哲理性的事情難以理解,所以選擇內容和情節相對簡單易懂的英語繪本,讓學生從具體形象的思維中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并模仿情境中的語言;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處于多維的抽象思維階段,也開始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可以明白故事中較深層次的道理,老師可以選擇情節稍復雜、曲折的英語繪本,讓學生在已有的思維能力下閱讀并理解繪本內容,領悟道理。例如:在教學二年級“Whats? for? dinner?”一課時,我設計了簡單的繪本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只有14頁,用明亮的色彩吸引低年級學生,學習內容具體形象,符合中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知識點與教材內容有相同之處,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語言的學習。
關注學習內容難易度。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英語交流環境,很容易失去持續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選擇繪本時要關注繪本里的語句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難度是否適當,不能超出學生已有知識水平或學習水平太多,避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應該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以已有的知識水平,跳一跳就能較輕松地掌握繪本內的詞匯、句型;太難或太簡單都可能影響教學的實施,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為了拓展五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時結合Christmas單元主題,我選擇了一本有趣味性、難度相當的繪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s,學生在閱讀繪本時表現出較大的興趣。
注重學習興趣培養和能力發展。英語繪本的主題都是貼近生活的,多元而豐富,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閱讀需求,有日常行為習慣養成、科學知識普及、思想品德教育、語言訓練、生命教育、互動交流、環保意識及歷史等。通過形象的圖畫及簡單、生動的文字,啟發學生探索學習的樂趣,發展思維品質,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了解人文歷史,體會不同主題的繪本帶來的精彩感受。在六年級的繪本課上,我選擇了Stone Age People。繪本的文字內容較多,也有較多學生沒學習過的詞匯,但由于故事講述的是“石器時代的人”,屬于歷史主題,學生非常感興趣,一致要求老師每天講述一個繪本故事。不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基于教學的需要
選擇與教學目標一致的繪本。教學目標是指引教學設計的重要導向,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關鍵依據。繪本的教學目標應側重于對內容的理解和對語言的運用,不能過度重視詞匯、語法的教學,可以通過添加中文注釋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文本;選擇有教育意義或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教學主題,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語言在什么情境下使用;指導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用讀書筆記、繪畫及表演等形式從中提取關鍵信息,不斷深入學習,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選擇與教材教學主題相關聯的繪本。英語教材的編寫都以話題的形式呈現,每個模塊一個主題,讓學生從多維度拓展學習英語的方式。因此,選擇與教材主題內容相關聯的繪本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是對教材內容的延伸學習。例如,當整個單元以節日為主題時,教師可以選擇這類主題的繪本,如 Spring Festival(春節)。
繪本教學課時處理。小學英語一周通常只有3至4個課時,如果加入英語繪本的教學,可能會影響正常課時,因此要在學期初做好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如果繪本教學必須在一堂課內完成,那么所選擇的繪本篇幅就不能太長,難度也不宜過大;如果是作為教學主題的補充,則可以在某一教學環節進行繪本教學。
繪本教學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計繪本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在課堂內還是在課外,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共讀、親子閱讀等等,并且通過摘抄詞匯或句子、復述故事內容、制作手抄報或錄視頻等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繪本的選擇較重要,選對了就是課堂上精彩的一段,把學習氛圍推向高潮,否則就是一節課里的敗筆。所以教師一定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認真選擇合適的繪本。此外,教師也可以發揮創造性,對繪本進行改編、合并、創編等,以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
二、將英語繪本與教材相整合
(一)以繪本為載體,鞏固學習內容
現在使用的教材每一單元都是一個話題,教師可以根據話題的內容補充適合的英語繪本,與教材相整合。學生在學完教材內容后,閱讀學習課外的內容,豐富詞匯量,通過情境理解繪本內容并交流運用,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享受閱讀的樂趣。
案例1:
教材中Unit 2 Theyre near the window主要是學習方位介詞的,為了使學生加深對方位介詞的理解,鞏固所學習的內容,我在拓展部分加入了繪本Where is Little E。利用幻燈片引導學生讀故事,學生結合圖片及句子,鞏固on\in\under\above\around\beside\behind\below等方位介詞的學習;隨后,讓學生們仿照繪本在小組內進行表演,以活動的方式達到更深層次的提高。通過圖上加文字的方式,使學生腦海中的英語字母不再只是符號,而是生動而富有童趣的動畫。
(二)以繪本為載體,實施人文教育
案例2:
在教學Unit 3 Welcome to my house 和Unit 4 I live in a big house的教學中,我分別補充了繪本Mouse house和The Animas Homes,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課堂氛圍活躍,注意力集中。我首先讓孩子們談談自己對房子的理解,有的孩子只會談到人類居住的普通房子或未來高科技的房子等等,也有的孩子談到動物居住的房子,因此,通過繪本內容的拓展,學生對house的認知不再局限于人類居住的房子,培養了孩子們想象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以繪本為載體,活動課堂氣氛
案例3:
Funny Things是我在學習Unit 9 Look at this T-shirt 后補充的繪本內容,雖然沒有什么故事情境,但以學生不常見的衣物類為展示內容,最后衣物穿在一個滑稽的小丑身上,因此學生也對繪本內容表示較大的興趣。由于繪本只是以單純的圖片形式出現,為了增加它的趣味性,我還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小組合作給小丑設計最新的、最吸引眼球的表演服,并且用英語介紹表演服的特點,最后環節讓孩子們以投票的方式評選優秀的作品,給予獎勵。這一環節把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創新能力
案例4:
Module 5 Occupations是關于職業的一個話題,也是教材的重難點之一,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I want to be a painter. ”并不難,關鍵是職業單詞的學習、記憶及正確運用。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繪本故事,我只是把簡單的簡筆畫及相應的句型印成練習紙發給學生,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加入個人情感及生活經歷,創編屬于自己的繪本故事,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創新能力。經過自主創編,有些孩子把人物化作自家的長輩,以故事情節的形式寫出簡單的句子;也有一些孩子在原來的基礎上配上背景畫,描繪成故事場景;更有一些孩子能在原來句型的基礎上拓展句子,根據繪本進行表演,還加入了自編角色的表情、動作,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選擇合適的繪本與教材整合使用,既是對教材的補充、延伸及提高,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簡單的小故事中學會一定的道理,也是以繪本內容為載體,縱深拓展相關知識,培養閱讀能力和習慣,更是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紅棉小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