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風濕性心臟?。≧HD)合并充血性心衰(CHF)時,隨著心輸出量的降低,心功能減退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異常,主要表現為FT3及FT4降低,尤其FT3降低明顯,而TSH可正常,且外周血清的TH濃度降低與CHF程度呈正相關[1]。其中血清甲狀腺素(TH)對心肌代謝,心臟收縮舒張功能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廣泛的關注。本人對6例RHD合并CHF患者治療前后TH水平和心臟功能的變化進行觀察與護理,旨在探討其臨床意義。
本院2019年收治6例,女性2例,男性4例,年齡52—70歲,住院平均日數32天。主動脈瓣狹窄并關閉不全3例,二尖瓣狹窄并關閉不全4例,均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4例。
如心電圖,B超,胸部X片,等等。另外除常規抽血外還要添加甲狀腺素T3T4水平。采用清晨空腹抽血。
每天按時發藥,監督病人按時按量服甲狀腺素藥,定時采血復查甲狀腺功能,維持各項指標的正常,在穩定水平[2]。
甲狀腺素功能異常的患者往往合并代謝異常,使營養供給不足。我們要在術前做好營養支持!為手術打好基礎,減少手術風險,促進術后恢復。
由于心肺是相連,術前抽煙,病人術中,術后的風險比不抽煙的更高,恢復慢。應告誡病人戒煙一周以上,術前指導病人進行呼吸功能訓練,我們用呼吸訓練器,指導病人使用,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注意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呼吸到感染者積極使用抗生素治療。
因為甲狀腺激素參與機體代謝,尤其對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快心率,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因此監測CVP,MAP,生命體征很重要,該類病人甲狀腺素功能異常,術后常見心率快,我們要注意密切觀察心電圖。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風濕性心臟病合并甲狀腺素功能異常的病人尤其重要,常規使用多巴胺,米力農等強心,囑患者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巡視病房,聽取病人的主訴,及時發現急性心衰的癥狀,及時處理。有文獻指出,心功能的好壞與甲狀腺素功能異常的程度成正比。拔氣管插管后,及時給予甲狀腺素藥物的治療。
使用呼吸機平穩度過圍術期,保證機體氧氣的供給,防止機體缺氧[3]。定時監測血氣的變化,監測呼吸音,定時床旁胸部X光,拔管后與半臥位,鼻導管吸氧,觀察呼吸的頻率及血氧飽和度,保持SpO2在95—100%范圍內。予超聲霧化治療,Q4h。協助患者咳嗽,排痰,留取標本做培養及藥敏實驗,指導抗生素的使用。
由于術中及術后大量使用地塞米松,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和內環境的穩定。監測血糖每小時一次,留置胃管,觀察胃液引流情況,有無胃出血,以便及時處理。
注意傷口愈合的情況,該類病人因為代謝紊亂,合并血糖異常,營養代謝失衡,最終導致傷口愈合不良。我們操作時一定注意無菌操作,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增加營養的供給,增強免疫力,室內定時通風,保持空氣的新鮮。
由于風濕性心臟病合并甲狀腺素功能異常,病程長,心理負擔重,使病情加重,不利于恢復,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尤其重要,讓病人適當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積極配合治療才是最正確的治療,讓其放輕松,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有負擔,與手術恢復好的其他人認識,增加自信心。
指導病人正確使用抗凝藥,遵醫囑使用華法林的量,不能隨意加或者減量。觀察藥物的效果,及其副作用,如果出現牙齦出血,流鼻血,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瘀斑,便血,女性月經量突然增加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另外如果有一側機體麻木、局部皮膚蒼白,或者出現紅、腫、熱、痛,機體無感覺或者活動障礙,及時就醫。定時門診復查。
在圍術期間適當補充甲狀腺激素有利于盡快恢復甲狀腺功能,維持體內環境穩定,促進機體的康復。注意定時監測甲狀腺素功能,定時內分泌門診復查。
風濕性心臟病合并甲狀腺素功能異常的病人不常見,但是一旦出現并發癥,很麻煩,我們一定要做好圍術期的護理,避免甲狀腺危象的發生及可能出現的心功能不全,及時觀察及時發現。本組病人順利康復出院。
隨著社會日益發展,疾病越來越復雜化,我們醫務人員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為病人服務,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的更新專業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