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杰,魏賽拉加,周曉洋,汪 波
(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質勘查院,青海 西寧 810000)
本文采用坑內鉆探工程追索、尋找深部可能存在的盲礦體。勘探工作范圍及網度:在礦區021~95線,長2900m,勘探深度為3062m~2100m標高范圍內,以50(線距)×60~80(段高)m工程間距控制礦體,圈定探明的基礎儲量(111b);以100(線距)×120~150(段高)m工程間距控制礦體,圈定控制的基礎儲量(122b);目標為獲得鉛鋅金屬儲量500萬噸,實現礦山開發新飛躍。主要勘探線控制深度到2100m標高以下,以獲得礦區遠景儲量及資源儲備基地。
錫鐵山鉛鋅礦區在礦山開拓的基礎上,對2942m標高以下,開展了65線至09線范圍內的勘查,主礦體用100m×60m~120m,局部用50m×60m的鉆孔進行控制,共獲得探明的和控制的基礎儲量礦石量1588.29萬噸;金屬量:鉛55.97萬噸、鋅90.46萬噸;伴生金金屬量4182.38千克;銀金屬量685.83噸,硫318.79萬噸。其中探明的(111b)鉛鋅金屬量占總金屬量的34.41%,所以所提交的礦產儲量是可靠的。為錫鐵山鉛鋅礦向深部開采或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依據。
查明了礦體形態、規模及空間分布規律,礦石選、冶性能良好,礦石的有益、有害組分已查明,礦體的賦存狀態和控制規律已基本掌握,礦床成因類型為海底噴流沉積礦床。
本次深部勘探鉆機采用型號為XY~44、XY~4、LY~38、XY~2,最大開孔口徑為91mm,終孔口徑75mm,個別終孔口徑為60毫米。所施工鉆孔優良孔占85.71%。鉆孔孔斜、方位測定采用XJL~42羅盤測斜儀測定,在同一孔深位置兩個儀器方位差不得超過4°,傾角不得超過2°,并取平均值,超過誤差者重測,直至符合要求為止。因此,鉆孔測斜質量較好,其漂斜角度絕大部分每100m不超過2°,礦體底板偏離勘探線距離一般在1m~17m之間,有8個孔礦體底板偏離勘探線23.25m~36.71m。
孔深校正是按規定每100m進行校正,基本無誤差。鉆孔竣工后,由西部礦業礦產資源部負責驗收。總之,鉆孔施工質量按《巖芯鉆探規程》執行,故鉆孔質量較好。除ZK3863-11孔礦芯采取率42%外,其余鉆孔質量均可保證儲量估算的可靠性。
水平鉆孔(淺鉆),采用Z46150、Z46210型鉆機施工,金剛石鉆進。由測量技術人員確定孔位、方位及傾角,經驗收后方能施工。
由于孔深小于100m,多為30m~70m,所以未做彎曲度測量,其巖礦芯采取率等質量按有關規范要求執行。水平鉆孔質量由西部礦業公司礦產資源部負責驗收。由于生產探礦鉆孔多用于礦山生產開拓,按規范要求,傾角、方位角誤差在±3°范圍內均符合要求,經采礦驗證,其質量均達到礦山生產要求。
本次深部勘探工作所施工2942m中段穿脈、沿脈坑道均由地勘公司設計,由華冶二礦施工。坑道坐標、形狀由華冶二礦實測。質量由西部礦業公司礦產資源部負責驗收。坑道斷面規格為5.849m2,規格質量達到探礦規范要求。穿脈坑道嚴格布置在勘探線上,坑道施工要求坑壁平直,沒有彎曲。所有穿脈坑道工程完工后均由地勘公司分別進行了素描、取樣,并繪制成圖。
(1)錫鐵山鉛鋅礦床因類型為海底噴流沉積礦床(SE DEX型),該類型礦床在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小者為鉛鋅金屬700萬噸,而錫鐵山鉛鋅礦目前僅探明了429萬噸金屬量,因此,從礦床規模上錫鐵山鉛鋅礦仍有巨大的找礦前景。
(2)在礦區1線以東新發現的以片巖為賦礦圍巖的厚大的礦體群(Ⅳ礦帶),此類型為SEDEX型礦床的主要礦化類型,2005年經激發極化法物探方法證實此異常帶可延至067線帶,經井中充電在035線一帶發現了較為明顯的充電電位異常,表明礦區東部具有巨大的找礦遠景。
(3)礦區深部17線以東礦體向深部、東部均未封口(Ⅲ礦帶),在2600m標高出現的構造模式與地表錫鐵山溝75線一帶的構造模式相一致,因此,在礦區17線以東深部存在具大的找礦空間。
(4)礦區17線以東深部在次火山巖下盤出現了鉛鋅礦體及以片巖為賦礦圍巖的厚大的礦體群(Ⅳ礦帶),在礦區29線一帶2800m標高所控制到的Ⅱ319鉛鋅礦體其產出部位及礦化特征均與Ⅳ礦帶礦體相似,因此,在礦區29線一帶深部次火山巖下盤仍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
(5)礦區中間溝~斷層溝一帶地表所出露的鉛鋅礦體為“口袋狀向斜”北翼的礦體,受斷裂構造的影響礦體向深部延伸不連續。因此,在中間溝~斷層溝一帶深部可能存兩種鉛鋅礦體:①為地表出露的鉛鋅礦體受斷裂構造影響斷續向下延伸,傾向北東,位于達肯大板群之下。②位于泥盆、石炭系地層之下,傾向南西,為“口袋狀向斜”南翼的礦體。因此,礦區中間溝~斷層溝仍具有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6)礦區西部北鞍峰~黃羊溝一帶地表己出露有錳銀礦體,同時存在較強的面狀激電異常。因此,礦區西部北鞍峰~黃羊溝一帶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
(7)礦區西部75線一帶紫紅色砂巖中沿垂直地層層理發育的裂隙中見有大量孔雀石,在礦區深部1線左右見有大量網脈狀含銅石英脈。礦區“灰色層”(中基性火山巖)及“紅色層”(紫紅色砂巖)同時發育,因此,在礦區一帶存在有利于形成“SCD”型銅礦的地質條件。
(8)礦床開采經濟效果。
錫鐵山鉛鋅礦自1987年生產以來,通過多年的努力,產量穩步提高,產品質量優良。由于本次儲量估算所提交儲量主要分布在2942m~2522m標高之間,位于礦山技改范圍之內或附近。礦區水、電、路生活設施齊全,采、選、冶生產設施己配套。因此,礦床開采投資少、見效快,將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本次勘探時間短,費用低,見效快,是充分利用礦山以往開拓工程走探采結合之路。在勘探方案上,根據礦體形態、產狀和側伏規律,在深部大膽使用扇形孔控制,實踐證明,這一方案是正確的,縮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顯著成果。
(2)在勘探過程中,把綜合研究工作貫穿于始終,運用新的成礦理論,成礦模式指導深部找礦勘探工作,是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之一。
(3)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總結礦床成礦規律,修改原有設計方案并及時調整工程布置,以提高鉆孔見礦率,預測隱伏礦體成礦的最佳部位,也是不斷擴大儲量的基本條件。
(1)礦區深部勘查工作,隨礦體向深部繼續延伸,目前施工鉆孔難以達到預期深度給勘探工作的布署帶來一定困難。
(2)由于礦區巖石破碎,礦體中鉛鋅及硅酸鹽礦物結晶較粗,致使鉆探施工中極少數鉆孔近礦圍巖采取率偏低,出現了礦體貧化現象。
(3)深部勘查孔一般設計深度大,鉆孔施工到一定深度時,難以控制鉆孔方位及傾角,致使極少數鉆孔偏離勘探線距離過大,影響了勘探工作精度和工作質量。
錫鐵山鉛鋅礦區深部及外圍找礦潛力巨大,根據錫鐵山鉛鋅礦床所產出的裂谷性質、褶皺構造特征以及各礦體所處的構造部位,今后的勘查工作應注意:①在礦區1線以東新發現的以片巖為賦礦圍巖的厚大的礦體群(Ⅳ礦帶),此類型為SEDEX型礦床的主要礦化類型;深部工程應集中布署在此礦帶,以便盡快查明礦床規模及遠景。②加強礦區43~1線次火山巖之下緩傾斜礦體群(Ⅲ礦帶)的研究與驗證工作,加快勘探同時應研究測試圍巖的穩固性,為礦山開拓提供準確依據。③加強礦區錫鐵山溝~黃洋溝地段成礦盆地的研究與驗證工作。④開展中間溝地段深部找礦工作。⑤在開展深部勘探的同時應將礦區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工作繼續推進,形成礦山系統的水工環地質資料,為礦山開拓打下基礎。⑥加強斷層溝成礦盆地的研究工作。
錫鐵山深部找礦工作又是一年過去了。在這一年里,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考驗,在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是總地質師鄧吉牛同志的領導下,西部礦業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所有參與此項工作的外部專家的幫助,用過硬的技術本領和組織管理才能再次向世人證明了錫鐵山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為西部礦業公司的發展、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為西部大開發作出了貢獻。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集體勞動創造的成果。在此,要感謝所有參與此項工作的管理者、技術專家、科研專家、工人同志,也要感謝所有為此項工作付出辛勞、關心的各級領導與專家。這是一份錫鐵山深部找礦的階段性儲量報告,意味著錫鐵山地區深邊部找礦工作將不斷延續,找礦難度會不斷加大,需要各位專家提供技術指導,也需要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只有得到您們的幫助,錫鐵山地區才會取得更大的成果。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