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艷,陳利平,陳林敏,王 聰,胡 雯,范育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廣東 廣州 510060)
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嚴格按照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診部的要求進行組織建制和設置 。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設于頭頸部腫瘤專科門診旁,診室獨立,面積約14m2內置檢查床1張、站燈1臺、2臺電腦、打印機2臺、紫外線燈、手電筒、無菌柜(內含無菌棉簽、注射器、酒精、壓舌板、無菌手套等)、清潔柜(各種型號胃管、各種型號導尿管、各種型號注射器、無菌膠布、一次性手套)、急救箱(10%葡萄糖、林格平衡液0.9%生理鹽水注射液、開口器、止血鉗、鼻窺鏡、氣管切開包等)、篩查工具箱(一次性水杯、一次性勺子、一次性檸檬棒、門齒距測量尺、頸部活動度測量儀、指脈氧飽和度監測儀、紙巾、試驗試劑等)、完善的文件資料。
參照醫院門診管理制度實施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各項工作。門診護理質量管理根據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護理部制定的門診護理管理質量標準。同時建立鼻咽癌康復護理工作管理制度,包括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專科護士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專科護理門診技術操作規范和標準流程、消毒隔離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護理風險管理預案、護理投訴與處理流程、健康教育規范、延續護理制度等。
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由護理部組織及領導,①由 4名在鼻咽科工作5年以上,本科學歷,其中3名專科護士在讀在職碩士;②具有豐富鼻咽癌臨床護理經驗、較強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學能力以及科研能力;③取得廣東省吞咽專科護士證書、粵港澳老年專科護士證書。④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證書;同時多次參加頭頸部腫瘤吞咽障礙評估與康復訓練專業培訓班,獲得相應專科證書。⑤知曉相關政策法規及倫理知識,均取得GCP培訓結業證書。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開診時間為周一下午14:30-17:30至周三上午 8:00-12:00,患者可通過登錄網絡平臺、APP、微信、使用自助掛號機或現場預約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約掛號。制定詳細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患者的就診流程:患者持掛號單前往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就診。
在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開診前,我科康復護理團隊開展關于放射治療后遺癥系列臨床研究(張口困難、頸部肌肉纖維化、吞咽障礙、構音障礙等),建立鼻咽癌射治療后標準化康復訓練模式;并制定出鼻咽癌康復手冊、康復訓練視頻等[4]。2017年10月我科向中心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申報吞咽障礙新技術并順利通過。內容包括:吞咽障礙康復評定,吞咽障礙康復訓練,康復評定等。專科護士對患者依次進行詳細的評估、問診、篩查、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體化康復訓練計劃、執行相關的護理操作、健康教育、隨訪、轉診等。
自2018 年 4月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成立以來至 2019 年12月,1605位患者就診鼻咽癌康復專科門診,1605例患者中男1123例,女482例,年齡14~62歲,平均(41.93±10.98)歲。腫瘤分期:1期21例,II期142例,III期552例,IV期890例。工作內容包括:吞咽障礙康復評定1252人次,放射治療并發癥評估350人次,制定個體化康復訓練干預措施1050人次,參與頭頸部功能障礙會診72人次,間歇鼻飼管置管63人次,根據患者病情隨訪862人次。
采用便利取樣方法,2018 年 4月至 2019 年 12 月為門診及住院患者,病區護士,專科醫生為調查對象,向其發放自設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放 270份,回收有效問卷 270份,有效率100%。未開展專科護理門診時滿意度為 78%,專科門診開診后滿意度提升到 99%。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滿意度顯著提升。
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門診是護理事業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患者的需求。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門診的開設,在醫院及科室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走上正軌,同時也顯著提升醫護患三方滿意度從78%升至99%[9]因此,要充分挖掘高學歷、高年資專科護士的潛能,為鼻咽癌康復專科護理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