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麗,袁 松
(1.四川省巴中市中醫院,四川 巴中 636000;2.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廣東 深圳 518000)
本科自2018年起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護理實習生,探討其對護理實習生的學習掌握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F報道如下:
選擇本科室2018年6月-2019年6月手術室護理實習生50名,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25人,男4人,女21人,???3人,本科2人,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1.2)歲;實驗組25人,男5人,女20人,專科21人,本科4人,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1.7)歲,50名護生均自愿參加,心理、身體均健康。兩組護理實習生基本資料、入科考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帶教方法
手術室護理實習生由護士長指導下總帶教負責,帶教老師由護理部統一培訓,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師及以上職稱,臨床工作5年以上,身體健康,愛崗敬業,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手術室工作經驗。兩組均實行一對一的帶教模式,按護理部要求制定詳細的帶教計劃,明確帶教老師工作職責,明確技能考核操作項目為:無菌技術、外科洗手、截石位體位擺放,小手術洗手配合。按照護理部要求從思修品德、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學習能力、人文關懷等方面對實習生進行平時表現評價。
1.2.2 對照組評價考核
按照實習目標帶教,在考試最后一周進行理論和操作的終結性考核[4],帶教老師根據實習生的平時表現進行評分,護生在出科前一日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
1.2.3 實驗組評價考核
(1)護生入科時由科室帶教組長統一介紹環境、示范洗手、穿脫無菌衣、無菌器械的擺放方法,總帶教以ppt的形式介紹科室布局及科室規章制度,進行理論摸底測試,下發科室實習目標和考核辦法。(2)小講課:要求理論授課知識準確易懂,以問題為導向,有案例分析,使用教學工具,有教學互動,提倡護生互相探討,在授課結束后使用小程序進行隨堂測驗,了解護生的學習情況。(3)操作示范:實行老師指導下的護生進行操作示范,示范后由老師進行點評和補充,護生充當患者,感受體位操作的舒適性,從而提高護理實習生的人文關懷。操作完畢后要求護生進行操作練習,并現場指導。每次操作示范后老師和學生互相評價[2]。(4)手術配合教學:手術前帶教老師要求護生預習,學習手術配合,了解手術步驟,手術當中老師密切觀察,由“手把手”到“放手”,但始終做到放手不放眼。手術后老師讓學生講述手術配合流程,老師進行補充。(5)階段測驗:每周五下午對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操作進行考核[4],小程序填寫教學滿意度,老師每周填寫學生評價并進行周結,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
1.3.1 出科成績
兩組出科成績按100分制計算:理論成績占30%,操作考核占40%,帶教老師的評價占30%。對照組采用終結性評價,在出科前一日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其中四項操作考核分別占10%,同時,帶教老師按照護理部制定的標準對護生進行評價。實驗組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理論考試成績為階段測驗和出科理論考核的平均成績,操作考核成績為階段測驗和出科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績[1],其中四項操作考核分別占10%;帶教老師評價包括:每項操作老師評價占5%,手術配合后帶教老師評價占5%,階段評價占5%,以及護理部制定的平時表現評價占15%。
1.3.2 護生滿意度評價
采用護理部統一制作的問卷,評價學生對實習的滿意度,共16個條目,共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69分為不滿意。對照組在出科前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實驗組滿意度調查評價包括操作示范后評價20%手術配合后評價20%,每個階段護生評價20%和出科前滿意度調查40%。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數據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比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生出科成績(92.8±2.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5.4±5.5分)(P<0.05)。
實驗組護生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非常滿意16人,滿意7人,一般1人,不滿意1人)明顯高于對照組(非常滿意16人,滿意7人,一般1人,不滿意1人)(P<0.05)
終結性評價的帶教方法較形成性評價執行方便[2],但護生平時學習工作中很容易忽略細節及學習過程,易出現對工作及學習態度倦怠,溝通較少,不易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從兩組數據結果顯示:形成性評價強調對護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與考核,全面測評護生對實習內容的學習效果,帶教老師根據各護生的實習情況,隨時調整實習計劃,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重視護生學習過程及心理反應,培養護生團隊精神,重視了師生間的交流,同時有利于教學不斷改進,起到教與學的良性循環發展。
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采用形成性評價,護生在提高考試成績外,培養了自我學習能力,更加善于工作探討和自我總結。同時,帶教老師能夠及時了解護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進度,改進學習方法,達到了老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