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

“嫵媚”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美女的姿態。說一個女人嫵媚,往往指她風姿動人,有一種特別吸引人的魅力。《說文》:“嫵,媚也。”《玉篇》則說:“嫵,美女。”可見自古以來,“嫵媚”就和美女的姿態分不開。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有一句:“柔橈嫚嫚,嫵媚纖弱。”給我們一種清楚的感覺,“嫵媚”是柔細纖巧的,作為姿態的展現是曼妙輕緩的,當然會使人聯想到古代美女的表情與動作。
辛棄疾《賀新郎》詞中有這樣的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不但青山嫵媚,連金戈鐵馬的辛棄疾也自許為嫵媚了,而且重復說明,形貌與性情都嫵媚。那么,這個“嫵媚”怎么解呢?形容青山,問題不大,青山雖非美女,但朝飛暮卷,云霞風片,就像辛棄疾《武陵春》詞所說:“桃李風前多嫵媚。”可是,辛棄疾本人呢?真正的男子漢也嫵媚嗎?
唐太宗曾經這樣說過魏徵:“人言徵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是說魏徵慢條斯理之中,有一種輕疏不羈的神態,給人“嫵媚”之感。因此,男人也嫵媚,指的是風神瀟灑,自然脫略。
說男子漢嫵媚,最有趣的例子是形容舞臺上的張飛。侯喜瑞演的張飛,在《蘆花蕩》中雄赳赳、氣昂昂,氣吞河岳,不可一世,見到孫夫人時卻有些靦腆,同時流露出歡喜之情。于是就有劇評家指出,張飛見到新嫂嫂,從心底為大哥劉備高興,喜悅之情自然流露,顯得十分嫵媚。
連張飛也嫵媚,還有誰不能?
(夕夢若林摘自浙江大學出版社《高尚的快樂》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