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閬中市中醫醫院 趙必樂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或閉塞,造成心肌缺血或者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被簡稱為冠心病。其主要癥狀為胸痛,部分患者也表現為心悸、乏力等,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家族史等。
早期冠心病的治療以預防為主,預防冠心病的發病因素,如控制體重,戒煙,將血壓、血脂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及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如缺少運動、熬夜、喝酒等。當患者出現癥狀時,則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目前冠心病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3種方案: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心外科搭橋手術。其中,藥物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因為藥物能直接作用到病灶部位,對于病情的控制有相對較好的結果。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藥——
硝酸酯類藥物屬于穩定性心絞痛常規藥物,其中硝酸甘油是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常規緩解用藥。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先靜脈給藥,病情穩定、癥狀改善后改為口服或皮膚貼劑,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藥。硝酸酯類藥物持續使用可發生耐藥性,有效性下降,防止發生耐藥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足夠長(8~10小時)的無藥期。此外,硝酸酯制劑可與β-受體阻滯劑或鈣通道阻斷劑聯合應用,比單獨應用效果好。
β-受體阻滯劑既有抗心絞痛作用,又能預防心律失常,長期服用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較為常用的藥物有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美托洛爾、阿羅洛爾。藥物的使用劑量,應依照患者本人病情決定,通過科學的藥物劑量配置,可以將心率降低到目標范圍內。β-受體阻滯劑禁忌和慎用的情況有哮喘、慢性氣管炎、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功能不全等。
抗血栓藥物主要包括抗凝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其中,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作為首選藥物,一般情況下,沒有禁忌癥的冠心病患者應該長期服用。但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對患者的胃腸道造成一定刺激,所以胃腸道潰瘍患者要慎用。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或西洛他唑作為替代治療。抗凝藥物通常用于不穩定型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療術中。
可用于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和冠脈痙攣引起的心絞痛,是變異型心絞痛的首選藥物。地爾硫卓和維拉帕米有減慢房室傳導作用,因而不宜與β-受體阻滯劑聯用,以免出現心動過緩、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科學的護理措施,不僅可以左右治療效果,而且對患者的機體康復和預后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要重視冠心病患者的護理,具體可參考以下幾方面:
精神護理家屬及護理人員要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性格特征、喜惡嗜好等,讓患者保持樂觀、松弛的精神狀態,避免緊張、焦慮、情緒激動或發怒。
飲食護理飲食不當是引發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健康的飲食可顯著地降低血膽固醇濃度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戒煙禁酒,不飲濃咖啡和濃茶,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運動護理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進行適當運動。在護理中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其運動的方法和運動量加以指導,根據其體質、病情以不感過度疲勞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