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社區衛生服務站 張 凡
由于特殊的季節原因,秋冬季最容易引發肺部疾病,尤其是支氣管哮喘,這是一種常見、多發的疾病。因現在醫學界還未明確哮喘的發病機制,且誘發因素難以避免,所以哮喘目前很難根治,只能控制。不過,只要患者堅持用藥、定期隨診,完全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控制哮喘。
現階段,哮喘的臨床控制要符合以下6條指標,即:無(或≤2次/周)白天癥狀;無日常活動(包括運動)受限;無夜間癥狀或因哮喘憋醒;無(或≤2次/周)需接受緩解藥物治療;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無哮喘急性加重。目前,主要依靠藥物治療、生活干預來實現這一目標。
用于哮喘治療的藥物可分為緩解、控制兩種。控制藥物的主要功能在于抗炎,一般需要長期服用,以維持臨床控制,預防急性發作,主要有吸入糖皮質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吸入ICS+LABA的聯合制劑、白三烯調節劑、緩釋茶堿等。緩解藥物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急救用藥,常用的有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等。
《支氣管哮喘基層合理用藥指南(2020)》指出,哮喘的藥物治療分5個級別,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適當級別的治療藥物,當該治療級別不能使患者達到臨床控制目標時,醫生會給予患者升級治療。例如,有些患者病情較重,單用小劑量的吸入糖皮質激素不能控制時,醫生就會使用ICS+LABA,或加用白三烯調節劑,或加大吸入激素劑量,以使患者盡快達到哮喘控制。當哮喘癥狀良好控制且肺功能穩定至少3個月后,治療方案可考慮降級。
另外,相比于全身給藥,吸入藥物治療具有藥物用量小、起效快、療效好、安全性高等優點,而掌握吸入裝置的正確使用方法對于哮喘的控制至關重要。臨床上,吸入裝置類型較多,分為氣霧劑、干粉吸入劑、專用吸入裝置等,患者應在醫生建議下,選擇適用性較強的吸入裝置,并掌握正確的吸藥方法。
預防哮喘發作的重點在于緩解期的調攝養護,患者應該注意——
1.避免誘發因素。哮喘發作與致敏原有密切關系,所以每次發作過后,患者應細心尋找和分析誘發困素,盡可能加以避免。誘發因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過敏物質,如花粉、粉塵、皮毛、牛奶、雞蛋、魚、蝦、螃蟹、油漆、藥物等;另一個是身體和精神狀態,如情緒不佳、過度勞累、懷孕、月經前期等。
2.堅持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哮喘患者大有好處,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適當選擇運動方式,例如:從夏天起堅持冷水洗臉、洗腳甚至洗擦全身,以提高身體的適應能力;每天堅持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可提高支氣管功能和呼吸道清除廢物的能力;做腹式呼吸訓練——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l~2倍,吸氣用鼻,呼氣用口,每次20~30分鐘,每天l~2次,可以加強支氣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
3.飲食調養。忌酒、忌過咸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多吃含有維生素A、C及鈣質的食物,如豬肝、蛋黃、魚肝油、南瓜、大棗、芝麻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