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 鐘 卿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患者人數的不斷攀升,糖尿病相關并發癥及合并癥也呈現高發趨勢,高血糖常與腎臟病變、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同時存在,并相互影響。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腎臟損害,高血壓的發生率也顯著增高,且存在血壓水平高、降壓難度大、需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的特點。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將會進一步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所以,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水平,還要控制血壓水平,如此才能控制病情進展。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導致的腎病,二者有因果關系。根據《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診斷建議》,以下情況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腎臟?。禾悄虿〈嬖诖罅堪椎鞍啄?;或者糖尿病患者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同時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者1型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并且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但是,之后的修訂版指出,伴有以下情況應考慮到可能存在非糖尿病原因: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小球濾過率過慢或過快下降;蛋白尿急劇增多或腎病綜合征;頑固性高血壓;腎沉渣活動表現;存在其他系統性疾病的癥狀或體征;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開始治療后2~3個月內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超過30%。
為什么非要明確是糖尿病腎病還是其他原因的腎???臨床發現,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不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而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比如IgA腎病、膜性腎病等;或者既有糖尿病腎病,同時又合并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是禁止使用激素治療的,因為激素會加重糖尿??;而慢性腎小球腎炎往往需要使用激素治療。如果不明確原因,就無法精準治療。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最好要明確原因。
血糖控制不理想,微血管就會受到損害,從而使腎臟的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出現病變。因此,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都可以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對于合并慢性腎臟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理想的降糖策略是在有效降糖的同時,不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同時也要盡可能地降低發生乳酸酸中毒或心力衰竭的風險。因此,指南推薦根據慢性腎臟病分期設立個體化的降糖目標:腎功能中至重度下降、合并危險因素(低血糖風險、依從性不佳、預期壽命較短、合并心血管疾病、已存在微血管并發癥)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應<8.5%;腎功能中至重度下降、無危險因素、病程≥10年者,HbA1c應<8.0%;腎功能中至重度下降、無危險因素、病程<10年者,HbA1c應<7.5%;腎功能正常、輕度下降或輕至中度下降者,HbA1c應<7.0%。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應該選擇有腎臟保護的藥物,如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等藥物降糖。中度和嚴重腎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者禁用二甲雙胍。嚴重腎功能損傷(肌酐清除率<25ml/min)的患者禁用阿卡波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之一,失治誤治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高血壓會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程,使糖尿病腎病患者迅速進入終末期腎衰而致死亡。據統計,在糖尿病患者中,收縮壓超過140mmHg的患者,腎功能下降速度為每年13.5%,而收縮壓<140mmHg者每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是1%。因此,對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高血壓治療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糖尿病腎病的進程及療效,是糖尿病腎病治療中極為關鍵的環節。
糖尿病腎病,尤其是白蛋白尿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但舒張壓不宜低于70mmHg,老年患者舒張壓不宜低于60mmHg。降壓藥物則推薦首選ACEI或ARB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