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虎 趙 煒 李建國 楊 涵 胡學兵 孫大為
(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秦皇島輸油氣分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0;2. 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中烏天然氣管道項目,北京 100007;3. 中國石油西南管道天水輸油氣分公司,甘肅 天水 741002;4. 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中緬天然氣管道項目,北京 100007;5. 中國人民解放軍32723部隊,河北 承德 067400)
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發展迅速,隨著西氣東輸、川氣東送、中緬和中貴等大型天然氣管道建設運行,我國實現大口徑球閥國產化,逐漸替代國外進口產品。閥門是長輸天然氣管道系統的重要設施,由于制造、施工、維護和保養原因導致閥門內漏,對天然氣管道運行造成嚴重威脅,例如西氣東輸三線西段工程霍爾果斯-烏魯木齊段,閥門一次試壓內漏率達到了27%(2014年數據),烏蘇站電動球閥(DN900,Class900)和瑪納斯站電動球閥(DN450,Class900)解體存在球體表面劃痕、閥座損傷、軟密封缺失和球體及閥體存在焊渣等缺陷[1]。研究閥門內漏失效機理和控制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方案,可以消除管道安全隱患,避免管道事故和天然氣放空損耗,對于提升管道管理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閥門根據驅動方式分類為手動、電動、氣動以及氣液聯動型。本文探討應用最廣泛的固定式全焊接球閥。球閥包括閥體、球體、閥座、閥桿及傳動機構,閥體設有放空閥和排污閥。長輸天然氣管道球閥型式為 DIB-1 型,也稱為雙隔離泄壓閥,具有兩側閥座密封面。在關閉狀態,泄放密封面間的內腔壓力,每個密封面承受一側介質的壓力。球閥密封機理是以帶圓形通孔的球體為啟閉裝置,以閥桿為軸,球體隨閥桿旋轉90°,實現連接和截斷管道中流體功能。閥體和密封圈之間存在閥腔,閥門運行一定時間后,密封材料可能硬化失效,管道內氣體進入閥腔,產生內漏。
制造過程可能造成閥門內漏的情形如下:
(1)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嚴格,閥門密封結構存在缺陷,或者嚴密性試驗不到位,例如行程調節不完整、球體表面研磨精度不夠等情形,閥門出廠前存在內漏;
(2)閥門試壓后排污、干燥、防腐處理不嚴格,密封面銹蝕形成內漏;
(3)閥門安裝時限位位置不準確產生微滲漏,長期運行對密封面造成累積損傷;
(4)注脂管路存在鐵銹雜質,隨著注脂進入閥座密封面造成內漏。
安裝施工過程可能造成閥門內漏的情形如下:
(1)閥門運輸中固體雜質進入,或者吊裝中外力損傷造成閥門內漏;
(2)施工現場防護不到位,閥門兩側保護罩遺失,沙子等固體硬物進入閥門造成內漏;
(3)閥門現場焊接預熱不充分,或者層間、焊接溫度控制不嚴格,可能對密封圈和密封面造成損傷,造成內漏;
(4)焊接飛濺物處理不當,對密封面造成損傷,導致內漏;
(5)焊渣等施工遺留物未完全清理,閥門開關操作導致密封面劃傷導致內漏;
(6)管道清管后雜質留在球閥內,影響閥門密封造成內漏。
管道運行中可能造成閥門內漏的情形如下:
(1)閥門定期維護保養不到位,例如密封脂硬化,阻礙閥座移動,密封失效導致閥門內漏;
(2)閥桿腐蝕松動,不能保證球體旋轉到位;執行機構腐蝕、螺母松動或限位位置不精確,導致閥門開關不到位,導致內漏;
(3)長期用球閥調節管道流量和壓力,天然氣攜帶固體顆粒高速沖刷對球面和密封面造成損傷,影響閥門密封性能;
(4)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的閥門,閥座和球體抱死,閥門開關造成密封面損傷導致內漏。
確認閥門處于全開或者全關狀態,通過放空閥將閥內壓力氣體進行放空,檢測是否存在持續性氣體排出,證明閥門存在內漏。該方法廣泛應用于運行狀態的閥門,簡單易行,但不準確,需結合專業設備確定漏點,閥門就地放空存在風險隱患。
關閉管段前后截斷閥,管段內氣體進行放空,關閉放空閥。通過有無氣體節流聲確認閥門內是否存在氣體,如存在節流聲,證明閥門存在內漏;如不存在節流聲,在10小時后打開放空閥,再次確認氣體節流聲。該方法簡單直觀,需要操作切換工藝流程,驗證過程需要時間多;如出現壓力回升,需借助專業設備確定泄漏點。
閥門進行放空,如閥腔仍存在氣體,證明閥門密封性能不完善。閥門放空后采用氮氣置換,對排出氣體進行組分檢測,確定閥門是否內漏。該方法適合閥門嚴重內漏的情形,操作復雜且費時,天然氣的放空和注氮成本較高,造成一定能源損耗。該方法主要用于閥門嚴重內漏和關閉不到位的情形。
應用超聲波檢測儀進行天然氣閥門內漏檢測。操作原理是測試密封圈處壓差,假如閥體和閥座之間的密封圈存在間隙,高壓側氣體通過密封圈間隙進入到低壓側,在間隙處形成渦流,產生聲波。如內漏間隙較大,聲波頻率低于20kHz,甚至能聽到節流聲音;如果間隙較小,聲波頻率高于20kHz,不能聽到聲音。根據上述四種方法的優缺點,考慮采用超聲波檢測結合閥門放空檢測的組合式方法,避免使用單個方法的局限性和誤判[2]。
閥門微小滲漏采用清洗及注脂維護方式,或者調節行程限位以減緩泄漏。閥門處理后持續監測,運行一年后進行檢測。如閥門內漏量達到不可接受數值,考慮進行維修或替換,分體式法蘭連接閥門的閥座和密封圈允許現場維修或更換;全焊接式閥門應返廠維修。如檢測閥門存在內漏,可按照下列程序對閥門進行簡易處理。
(1)調整工藝流程,開關閥門若干次,利用管道中高速氣流吹掃球體和密封面上的雜質;
(2)檢查、調整閥門限位,確認閥門全開或全關狀態;
(3)緩慢注入少量潤滑脂,結合注脂槍出口壓力表變化,判斷閥門內漏程度和止漏情況;
(4)如密封脂已硬化,應注入清洗液,清潔密封面和閥座的固體雜質,再注入新的潤滑脂,開關操作閥門幾次,將雜質、污物排出閥座和密封面;
(5)將閥門處于全關狀態,如仍存在內漏,可能是密封面產生損傷,注入加強型密封脂。
(1)閥座密封設計宜采用多重密封方式和耐磨損措施,提高密封脂產品性能指標;
(2)閥門制造中加強注脂管路防護,例如防止焊渣等雜質進入,考慮管壁防腐處理;
(3)閥門運輸中注意對放空、排污管路和注脂管路的保護,避免磕碰擠壓,必要設置支撐;
(4)閥門和執行機構在調試階段做定位標識,閥門安裝時檢查確認限位是否準確;
(5)加強閥門施工全過程管理。焊接前,禁止拆卸閥門兩側的保護罩,保證閥門處于全開狀態;焊接操作嚴格控制預熱、層間和焊接溫度;焊接后應閥門內雜質、污物清理干凈;
(6)選擇專用流量和壓力調節閥替代球閥控制管道運行工況;
(7)按照規定周期進行閥門維護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