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秀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臨清市分局,山東 聊城 252000)
環保宣傳活動一般指通過一系列的環保資料、活動形成影響,并引導社會輿論,從而獲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就當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言,環境宣傳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其傳播力、影響力和關注度也在逐漸提高。不管是政府機構,還是企業、社會組織,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結合重要節日和節點,采取各種形式的環境宣傳活動來塑造自己的形象,進而建立口碑,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可見環境宣傳活動對于輿論引導的重要性。當前,環境宣傳活動的形式已經由傳統的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逐漸轉變為大型、多元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形式。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新媒體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更加支持,因此環境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活動的傳播效果需要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社會氛圍,以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也出現了矛盾。近幾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人類活動的長期干擾,生態環境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宣傳活動既是激發社會公眾自覺保護環境的行為,又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措施。開展好宣傳活動,對于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環保宣傳活動實質上是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觀念、行為的宣傳與推廣,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會運用多種手段,如依托新媒體進行網上宣傳,以不同受眾為對象進行科普宣傳等[1]。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在不斷提高生態環保意識的同時實施節能減排,這樣就能從經濟發展的源頭上平衡好生態與經濟的關系??梢?,通過生態環境宣傳活動,可以使信息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推動全社會形成保護環境的共識。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離不開全民參與,要想提高公民參與環境保護的質量,就必須強化公民的生態意識,完善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開展環境宣傳活動。近幾年來,隨著“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實踐活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環保四進等活動的開展,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2]。社會公眾在關注環保的同時,也越來越普遍地踐行了生態環保行為,甚至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環保事業的有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培育和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提高環境質量,發展環保事業的重要保證。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需要通過持續、優質、有效的宣傳活動,不斷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直至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促進問題的解決,最終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實現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
目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改變,美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社會公眾的共同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生產出更多的宣傳產品,提供公眾所關心、關注的信息,在傳統宣傳形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精心策劃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環境宣傳活動,以提高宣傳效果。
環境保護觀念和知識在網絡上的廣泛傳播,大大提高了公眾的環境保護素養。傳統的“宣傳主體講、受眾群體聽”的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環境宣傳已從“灌輸式的啟蒙”向“服務式的交流互動”轉變[3]。在這種背景下,環境宣傳活動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加強學習,提高面向公眾的環境宣傳水平,增強環境宣傳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
不斷發展的網絡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為豐富環境宣傳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對活動的策劃、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宣傳活動應轉變定勢思維,順勢而為,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傳播的廣泛性和快速性,擴大環境宣傳活動的影響力,打造活動品牌,使活動效果最大化。
環境保護宣傳手段在新媒體環境中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其是在傳統媒體即報刊、廣播、電視等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新媒體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結合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以互聯網的形式向廣大受眾提供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形態。由于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宣傳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利用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渠道,加快了環境宣傳活動的傳播速度,使環境宣傳活動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從而使傳播渠道不斷擴大。由于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影響,能夠實時準確地發布環境宣傳活動、行業動態和專題報道等信息,使人們更直觀、快捷地了解了環保信息,從而促進環保產業的信息交流,使環保產業利國利民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閑暇時間的劃分趨于分散化,關注社會動態的渠道也在不斷變化。新媒體環境為人們提供了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和途徑來了解環境保護,使人們可以隨時接受環境宣傳活動的最新動態。此外,在開展環保宣傳的過程中,不同的宣傳平臺采取了不同的互動方式,如圖文、視頻、微博等,使人們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了解環保產業的最新動態,同時滿足不同受眾對信息的需求。
在新媒體環境下,環保宣傳方式不再單一,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也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了點對點、端對端的傳播方式。借助新媒體的交互性,環保宣傳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僅有效增加了受眾群體,還能與人們進行良好的互動。此外,新媒體的時效性也不斷加快了環保的傳播速度,受眾對信息能夠及時反饋,大大提高了宣傳效果。
宣傳活動的效果和成果,與領導干部思想上的重視和支持度是分不開的。在新形勢下,要不斷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在保證工作經費、提高人員素質的基礎上,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確保各負其責,共享共建,建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最廣泛的統一戰線[4]。
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公益活動等傳統形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形式。同時,要積極拓展公眾參與渠道,以理念、行為、實踐宣傳等與公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行為入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環境宣傳活動更加生動活潑。例如組織多方代表進行“探秘自然環境”、“傾聽自然”等活動,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
當前是信息技術時代,人們每天通過手機接收網絡信息、參與到活動中的時間明顯增多,這也是生態環境宣傳的一個好機會和好方法。微信、微博、客戶端等網絡新媒體的運用,擴大了活動信息的覆蓋面,豐富了活動內容,實現了線上線下活動的同步開展,如網上有獎答疑,用宣傳視頻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等。建立“我的環保故事”“我也談環保”等欄目平臺,展示環保工作者形象,暢通公眾參與環保的渠道,開放案例分析等相關內容,回應社會關注的問題,整合建設環保宣傳活動平臺,號召公眾共建美好家園。
環保宣傳與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決不能敷衍了事,必須引起宣傳部門的重視,我們要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改變傳統固化僵硬的宣教模式,把環保宣傳與人民生活相結合,把環保宣傳變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為此,對于還不完善的宣傳體制,宣傳部門應進行自我反省和改進,全方位地開展宣傳工作,從人才保障、資金保障、物資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首先,落實環保宣傳責任人,把宣傳工作分門別類,明確各部門具體負責人,把責任集中到個人身上,明確責任分工,增強責任意識,以便在任何部門出現問題,都能及時找出相關責任人。其次,完善宣傳工作機制,明確年度目標和季度目標,為宣傳工作指明方向;對超額完成工作目標和未完成工作目標的領導干部給予適當的獎勵和懲罰,以激勵大家超額完成工作目標。最后,要保證宣傳經費充足,任何宣傳活動都不能缺少經費支持,保證經費充足是開展科技宣傳工作的關鍵。
環保宣傳工作歸根結底要靠宣傳人員的道德品質和專業素質,只有一支優秀的宣傳隊伍,才能做好環保宣傳工作。在人才選拔方面,要提高宣傳工作人才的選拔標準,積極選拔具有高學歷、高水平、豐富經驗和熟悉環保技術的宣傳人員,保證宣傳內容的高質量輸出。在人才培養上,分階段對宣傳人員進行培訓和專業指導,注重更新宣傳人員的社會認知,向宣傳人員分享最新最熱門的新媒體內容,有利于優質新媒體內容的輸出。
綜上所述,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活動,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要重視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借助網絡新媒體,豐富活動形式,提高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度,營造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增強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參與意識,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