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農墾華陽河農場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0.41萬hm2。為調優種養結構,推進稻漁種養提質擴面增效,2020年,該農場以特色水產養殖為抓手,建立水稻與加州鱸魚、澳洲龍蝦、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基地5.3 hm2,預計收益9萬元hm2以上,通過特色養殖帶動職工增收致富。
2020年9月3日,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峰論壇在四川省隆昌市舉行。論壇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發布了《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記者獲悉,2019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種養面積接近233.3萬hm2,稻谷產量達到1 750萬t,水產品產量超過290萬t。
據了解,《報告》涵蓋了2019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規模、發展特點、政策扶持、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及發展建議4方面內容,為廣大從業者和社會各界全面了解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全貌提供重要參考。
《報告》顯示,2019年,各地稻漁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水平穩步提升,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程度不斷加深。稻漁綜合種養在水產品保供給和水產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產業興旺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種養模式上,2019年,稻-小龍蝦等7種主要種養模式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總面積和水產品總產量的98.61%、98.57%。僅稻蝦模式的種養面積、水產品產量就分別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總量的47.70%和60.84%。
據介紹,2019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繼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穩糧增效作用進一步凸顯,規范化和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品牌建設不斷推進,規模化、區域化、產業化協調發展,產業扶貧效果顯著,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稻米和水產品加工業以及餐飲、旅游業快速發展,產業功能不斷拓展,“稻漁+文化”“稻漁+旅游”等業態亮點紛呈,稻漁綜合種養的融合發展水平和產業整體帶動能力不斷提升。總體看,2019年,國家和各地對稻漁綜合種養產業仍然是以鼓勵發展為主,同時,規范發展成為整個產業發展的主基調。《報告》預計,中長期稻漁綜合種養面積仍將持續穩定增加。
與此同時,《報告》建議,應根據當前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形勢和要求,在科學制定產業規劃和政策,構建和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強化科技支撐引領,推動產業協調、融合發展4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和問題,保障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韓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