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格雷·瓦爾特的“烏龜”是1950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儀器之一。在電池快用光前,它會以自己的動力在地面上四處爬行,然后它跑到離得最近的電插座那兒,把自己插上給電池充電。當充滿了電以后,自己會從插座拔出,并重新在地面上爬行!從那時起人們制造出來許多類似的東西。
——引自章節:第一章 電腦能有精神嗎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杰·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里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隨著這一消息的發布,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杰·彭羅斯的經典著作《皇帝新腦》又重新被人們提起。這是一本對電腦科學、數學、物理學、宇宙學、神經和精神科學及哲學進行廣泛討論的書,體現了羅杰·彭羅斯向哲學上最大問題——“精神-身體關系”挑戰的大無畏精神。書中充滿了天才般的猜測,重新衡量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以及對現代物理及人工智能的新看法。
本書的前半部分主要思想包括:圖靈檢驗是一個有效辨別人工智能水平的測試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西爾勒推出中文房間實驗,借以表達計算不等于智能;現在的計算機都等效于一臺圖靈機,許多數學問題都可以轉化為圖靈機是否會停機的問題;彭羅斯堅持柏拉圖主義,認為存在絕對的數學真理;曼德勃羅集是個意外的發現,這種號稱“上帝指紋”的圖案就像喜馬拉雅山一樣是個實在;羅素悖論使人們認識到,直觀可信的公理假設也未必是沒有問題的;希爾伯特想用形式化的數學符號來解決一切數學問題,他失敗了……
此書的后半部分主要思想包括:經典牛頓力學經歷了拉格朗日力學和哈密頓力學兩次升級;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和洛倫茲公式構成了經典電磁理論的基礎;這個經典物理,包括廣義相對論部分,都遵循決定論,但是因為混沌效應的存在,未必是可計算的;薛定諤的貓推導出了不觀察時貓處于死與活的疊加態,觀察后,波函數塌縮,狀態才最終確定下來;對波函數塌縮的解釋有很多種,正宗的解釋是哥本哈根詮釋,但是最近多世界理論或者歷史求和也很流行;退相干理論可以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疊加態為什么名存實亡;大腦可以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一般來講,右半球管左半身,左半球管右半身;語言區包括前腦的布洛尼卡區和后腦的威爾尼克區……
當年,《皇帝新腦》的出版是國際書界的一件大事。劍橋大學曾為它專門召開了一次學術會議。迄今為止的科學基本上都可納入形而下學的范疇,而這本書可認為是首次對形而上學進行的嚴肅嘗試。
羅杰·彭羅斯,英國數學家兼物理學家,從1973年起擔任牛津大學的羅斯波勒數學教授,是全世界公認的很博學和有創見的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羅杰·彭羅斯與史蒂芬·霍金曾合作研究黑洞及引力,并于1988年共獲沃爾夫物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