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良剛
( 臨汾市第二人民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腹股溝疝在臨床上極為常見,它主要是腹腔內的臟器向外突出于皮下,腹股溝區出現可復發性的腫塊,有些部分伴有疼痛,主要與腹內壓力增高、腹壁薄弱等有關,大對數的患者經過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后可痊愈,腹股溝疝分也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同時也是影響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1]。尤其是對于我國的老年人而言,老年人腹壁薄弱、肌肉萎縮等讓腹股溝區更加的薄弱,又加上個別前列腺增生、便秘、咳嗽導致排尿系統困難,易使腹壓升高。是影響他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2]。在對腹股溝疝患者手術時,TAPP 術式是較常見的手術,并且也可取得一定療效[3]。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TAPP 術式往往無法取得較好療效,因此TEP 術式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本研究分析了使用對腹股溝疝患者使用TEP術式與TAPP術式的臨床療效,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2018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50 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腹股溝疝患者均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均可被確診。將其按照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5 例,男性,平均39.23±8.48 歲,僅使用TAPP 術式)和治療組(25 例,男性,平均39.86±8.18 歲,僅使用TEP 術式)。同時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對照組患者采用TAPP 術式治療:臍孔穿刺,建立CO2氣腹至15mmHg。常規置入三個套管:臍孔置10 ~12mm 套管放置30 度腹腔鏡頭,患側腹直肌外側平臍水平和對側腹直肌外側臍下水平分別置入5mm 套管作為操作孔;在疝缺損上緣自臍內側皺襞至髂前上嵴切開腹膜,游離上、下緣的腹膜瓣,進入腹膜前間隙;進入恥骨膀胱間隙,解剖暴露整個恥骨聯合和恥骨梳韌帶,外側分離進入Bogros 間隙和髂窩間隙,補片修復和固定。
觀察組患者采用TEP手術治療:套管的置入采用開放式方法,于臍孔下約0.5 ~1.0cm 處行小切口,將皮膚和皮下組織用皮膚拉鉤向兩側牽拉,顯露腹直肌前鞘,暴露兩側腹直肌,用皮膚拉鉤將腹直肌向兩側牽開,進入到腹直肌背側與腹直肌后鞘之間的間隙,伸入剪刀或彎鉗,擴大此間隙,將10 ~12mm 第一套管置入腹膜前間隙,采用球囊分離器分離擴大腹膜前間隙,通過第一套管置入腹腔鏡鏡頭于腹直肌與后鞘之間。將鏡頭對準恥骨聯合方向,在網狀疏松的無血管區域內前后移動,分離腹膜前間隙,分離腹膜前間隙、髂窩間隙、斜疝疝囊、補片修復和固定。
觀察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手術時間進行對比,手術時間短代表了效率更高,術后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對比(±s)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治療組 25 50.58±12.87對照組 25 65.25±15.17 t-3.687 P-0.001
腹股溝疝是臨床較常見的病癥,其發病機是由于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腹部內的壓力增加引起了腹股溝疝,有研究顯示,老年人的腹壁薄弱、肌肉萎縮,腹股溝區更加薄弱,里面有精索、血管還有子宮圓韌帶穿過,給疝的形成提供了空間;同時老年人由于前列腺增生、便秘、咳嗽等致使排尿困難的疾病也會導致腹部內的壓力增加,是疝形成的根源[4]。在臨床發病時,腹股溝疝疾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有部分患者會因為嚴重的導致死亡。因此,對腹股溝疝患者實施有效治療非常重要[5]。
在當前的研究中顯示,對腹股溝疝患者使用TAPP 術式進行手術時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也能夠取得一定療效[6]。TAPP 術式,主要的手術首先要進行戳空位置,選用肚臍眼作為觀察的對象,在肚臍眼下面10mm 處下的兩成腹直肌外緣打一個5mm 大的操作孔;然后進行腹膜的切開;進入切腹之后要會辨別5 條韌帶,第一條是位于中線是臍尿管閉塞后的殘留痕跡叫臍中韌帶,第二條是覆蓋在腹壁下動脈表面的腹部薄膜褶皺,位于臍中韌帶的兩邊,叫作臍內側韌帶;第三種就是覆蓋在閉塞的臍動表面的腹部薄膜褶皺,位于臍帶內側韌帶的外側,常常是在疝缺損上邊緣的3cm 弧形切開的腹膜,內側是不能夠超過臍帶內側的韌帶,為了避免傷害到膀朧,同時切開中間的腹膜時應該避免傷害到腹壁下動脈。最后是疝囊的一個分離的過程,斜疝疝囊突然突入內環口,疝囊外面往往就會有一些脂肪組織形成脂肪瘤,較大的脂肪瘤必須要進行切除,不然的話這個脂肪瘤就會滑入腹股溝管中去,又會引起滑疝的復發[7]。所以斜疝疝囊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分離,如果殘留下疝囊可能會增加血清腫的概率,又與精索粘連在一起致密的大疝囊比較易橫斷,若強制性的進行分離會導致手術后的陰囊血腫[8]。因此能夠改善腹股溝疝癥狀。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TAPP 術式并不是最佳方案,在進行手術時時間較長,價格也比較昂貴。因此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
TEP 術式在當前臨床上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很對醫學專家認為,TEP 術式,進行的手術時間較短,對腹股溝疝患者的治療效果也不錯,因此需對腹股溝疝患者實施TEP 術式的手術。而TEP術式隨著醫療機械和手術技術的改進,TEP術式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人的腹壁有好幾層,在腹壁最里面的一層就叫作腹膜,如果手術不進入腹腔就能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是腹腔鏡下全腹膜外修補術,它只需要兩個5 毫米和一個10 毫米的傷口,可以不進入腹腔,在腹腔外就可以進行手術的操作,由內窺鏡影響,可以把疝袋拉回腹腔之中,不會接觸腹腔的內臟器官,也不會產生腹腔粘連,然后在腹腔內最薄弱的地方進行人制造網片修補術,它是不需要經過縫合的技術,可以快速的使腹壁腔粘連并組合成一張極強的聯合體,所以,它可以同時覆蓋股疝、直疝和斜疝比較易發生的薄弱區和缺損區,患著通過這個手術之后的復發率會降低很多,這個手減小患者的傷口大小。因為患者的傷口比較小,手術后傷口恢復也快,傷口的疼痛感也會降低,就會避免傷口受到感染,手術大概在一到兩周就可以進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同時它比起TAPP術式,手術費用比較便宜,在手術過程中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是比較短的,它的優點有很多。對改善雄腹股溝疝患者臨床療效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更是能夠對患者起到針對性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也顯示,治療組在使用TEP 術式治療后,其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使用TEP術式可對腹股溝疝患者取得明顯更佳的效果,其安全性也可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在對腹股溝疝患者治療時,使用TEP 術式的治療效果較好,安全性也可得到保障,有較高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