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李建軍 陳曙新 陳云亞(通訊作者)
(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 江蘇 無錫 214187)
2 型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也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該疾病以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抵抗為主要病理表現[1]。近幾年,國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飲食結構逐步復雜化,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并且該疾病的發病群體逐漸年輕化,加重了家庭以及社會負擔[2]。故而,文章分析了卡格列凈治療2 型糖尿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并選取患者進行觀察,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30 例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成對照組(n=15)應用二甲雙胍治療,研究組(n=15)聯合卡格列凈治療。研究組男性6 例,女性9 例,年齡:36 ~85 歲,平均(63.4±1.2)歲,病程:1 ~16 年,平均(7.8±0.4)年;對照組男性5 例,女性10 例,年齡:38 ~85 歲,平均(63.2±1.7)歲,病程:1 ~15 年,平均(7.9±0.7)年。統計學檢驗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對比。
納入標準:①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此研究。②患者均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相關表述。③患者語言和溝通能力正常。④患者以及家屬對于此次研究知情,且簽字“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不納入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②一月內進行過相關治療的患者。③中途退出者。④腎、肝功能不健全者。⑤合并心衰、呼衰者。⑥合并惡性腫瘤者。⑦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精神障礙、認知缺陷患者。
對照組:予以二甲雙胍,口服,每次500mg,每日3 次,連續用藥4 周。
研究組:二甲雙胍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予以卡格列凈,口服,每次100mg,每日1 次,連續用藥4 周。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如下:①顯效——FBG 小于7.2mmol/L,2hPG 小于8.3mmol/L。②有效——FBG 小于8.3mmol/L,2hPG小于10.0mmol/L。③無效——FBG、2hPG 均沒有積極改變,甚至病情加重。①、②例數之和/組樣本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數據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總有效率研究組(93.33%)顯著比對照組(60.00%)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研究組治療后2hPG、FBG、HOMA-IR 水平<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HOMA-β>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血糖、胰島素指標(±s)

表2 對比血糖、胰島素指標(±s)
組別 例數 2hPG FBG HOMA-IR HOMA-β研究組 15 8.02±0.72 6.03±0.46 2.62±0.27 5.56±0.24對照組 15 9.38±1.12 7.25±0.58 3.04±0.31 4.33±1.10 t 3.9560 6.3829 3.9569 4.2312 P 0.0005 0.0000 0.0005 0.0002
臨床不良反應研究組(12.33%)和對照組(20.00%)無差異,P>0.05,見表3。

表3 對比不良反應[n(%)]
2 型糖尿病并發癥類型多,且比較嚴重,若不盡快控制病情,極易引發各種并發癥,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血脂異常、肥胖等,增加了患者致殘率,對其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4-5]。本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現對卡格列凈優勢做出如下分析:卡格列凈主要作用在人體腎小管S1 部位,親和力較低,負載能力較高,協調、轉運蛋白,可促進腎臟中的葡萄糖再吸收,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綜上所述,T2DM 患者采納卡格列凈治療,可降低血糖,弱化胰島素抵抗作用,提高胰島素β 細胞功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