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涵 張杰
(新疆軍區總醫院呼吸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肺源性心臟病是肺動脈血管病變以及支氣管- 肺組織發生病變引發肺動脈高壓所引發的心臟病[1]。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可導致患者心功能下降,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2]。而治療的重點在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其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3]。米力農和地高辛都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本研究將米力農聯合地高辛用于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療,觀察其治療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以抽簽法分為對比組和研究組,各40 例。研究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45 ~78 歲,均值(65.65±4.65)歲。對比組,23 例,女17 例,年齡44 ~76 歲,均值(65.12±3.88)歲。入選標準:患者經X 線和超聲心動圖診斷為肺源性心臟病;心衰標示物指標異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者。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1 對比組 對比組給予常規治療。并口服地高辛治療,每天1 次,每次0.5 ~1 片。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比組基礎上,給予米力農注射液治療,初始劑量為25μg/kg,靜滴5 ~10min。之后以0.25~0.5μg/kg/min 劑量維持。
兩組均持續用藥2 周。
1.3.1 統計兩組治療效果 患者心悸、口唇發紺等癥狀消失,心功能提升1 級以上為顯效;患者上述癥狀進行性改善,心功能提升1 級為有效;患者上述癥狀和指標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觀察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 治療前后,采用心臟超聲對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期內徑(LVSTI)、右心室收縮期內徑(RVSTI)指標進行檢測。
數據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對比組為80.00%,組間對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例)
組間對比,治療前心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F、LVSTI 和RVSTI 等心功能指標優于治療前和對比組(P<0.05)。見表2。
心力衰竭是肺源性心臟病的嚴重并發癥,是發展到終末期的一種癥狀[4]。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既需要糾正患者心力衰竭癥狀,還需要對原發性疾病進行對癥治療。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時間 LVEF(%) LVSTI(mm) RVSTI(mm)研究組 40 治療前 38.00±4.23 30.01±4.48 41.33±3.59治療后 59.26±5.02 22.20±2.22 33.26±4.19對比組 40 治療前 38.28±4.02 30.20±3.12 40.98±4.10治療后 46.66±4.78 26.36±1.45 37.33±3.49 t/P(研究組) (治療前后) 20.482/0.000 9.879/0.000 9.250/0.000 t/P(對比組) (治療前后) 8.486/0.000 9.922/0.000 4.720/0.000 t/P(組間) (治療后) 11.496/0.000 7.059/0.000 4.287/0.000
地高辛治療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心肌射血能力,提升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但臨床研究證實,該藥物含洋地黃成分,長期、大劑量用藥,可導致中毒或者其他不良反應[5]。米力農是不含洋地黃的強心藥物。其藥理作用為,通過對磷酸二酯酶進行抑制,維持心肌細胞中環磷酸腺的濃度,有效維持正性肌力,并達到舒張心肌血管的功能[6]。地高辛和米力農聯合用于肺源性心臟病及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各自發揮其用藥機制,發揮強心作用,并達到擴張血管以及減輕心臟負荷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