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強 李華 沈浩 諶虎 趙法光 王慶 寧育超 李放
(江油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IDH)是一種以腰腿麻木、疼痛、酸脹為主要表現(xiàn)的反復發(fā)作的腰部疾病。治療方法多樣,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方案,文獻報道只有約10%的患者必須接受手術治療,而大部分LIDH 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獲得緩解或治愈[1]。體外沖擊波療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是近年來臨床進行疼痛治療的一種方法,它通過空氣或氣體傳導的高能機械波療法,經由專門的發(fā)生儀器將液電或電磁效應產生的彈道式沖擊波。通過治療探頭對患病部位準確定位,對人體內部組織和細胞進行一系列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2-3]。我們采用了體外沖擊波聯(lián)合McKenzie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 年08 月-2019 年07 月到我科門診就診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 例,符合《中國康復醫(yī)學診療規(guī)范》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標準[4],并排除結核、腫瘤和非椎間盤因素造成的腰腿痛。隨機分為兩組,①對照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2 ~70 歲,平均(38.5±8.9)歲;病程6h ~4 年,平均(25.4±7.7);②觀察組:男21 例,女9 例,年齡19 ~66 歲,平均(36.8±10.2)歲 ;病程8h ~3 年,平均(24.3±6.7)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經統(tǒng)計學比較,發(fā)現(xiàn)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治療前均未參加過其他治療,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倫理委員會同意研究開展。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康復醫(yī)學診療規(guī)范》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神經根癥狀源于腰椎部位的機械壓迫,臨床表現(xiàn)為腰背痛或(和)根性神經痛,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陽性,無神經功能缺失或障礙:③CT 或MRI 檢查證實為L4/L5、L5/S1,椎間盤輕度或中度突出,突出物不超過5mm 或突出物壓迫硬脊膜囊不超過30%,并與臨床定位體征一致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診斷和納入標準者;②合并造血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腫瘤及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④存在其它相關骨關節(jié)疾患,包括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腰椎結核、脊髓腫瘤等病變,或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者;⑤排除脊柱各部位骨折、黃韌帶肥厚、干性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損傷綜合征等病癥者;⑥合并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者。
1.3.1 對照組 McKenzie(麥肯基)療法是一種廣泛用于診治頸、腰痛的方法,不僅可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能節(jié)省大量醫(yī)療費用[5]。該組患者采用McKenzie 療法:對有腰椎側凸的患者先矯正側凸,讓患者站立位,治療者位于其凹側方,用肩抵住患者上臂,雙手抱住患者骨盆并向凹側方拉,使患者的骨盆回復到正常位置。然后患者俯臥位,如癥狀減輕,即用肘將身體推起,約10min 后,如癥狀緩解,雙手于肩下將上半身推起,骨盆以下的身體部位仍貼于床面,使腰部獲得最大程度后伸,并可行腰部加壓伸展手法。10 次為1 遍,休息1min,重復上述伸展方法,以后每2 ~3h 伸展1 遍,每天3 ~5 遍。治療期間囑患者不能彎腰,坐、臥、行走時將腰伸直,癥狀消失3d 后恢復腰椎屈曲動作,但前屈后馬上后伸,且確保后伸次數(shù)多于前屈次數(shù)[6]。共計治療10 天。
1.3.2 觀察組 除給予對照組治療,在加用體外沖擊波(瑞士STORZ公司,MP100型)治療。治療前行痛點定位,避開骨骼部位,疼痛定位處涂以耦合劑,要求皮膚和耦合劑間無空氣,設置治療的能量壓力為2.0bar,并于治療過程中根據(jù)患者耐受程度適度調整沖擊壓力,每次沖擊次數(shù)為2000 ~2500 次,隔5 天治療一次,沖擊波治療操作由兩位治療師完成,共治療2 次(共10 天)。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對患者進行如下評估:①視覺模擬量表評定(VAS)評定[7]:應用標有刻度的10cm 長的評分尺,評分尺的左端為無痛,右端即為極痛。②日本骨科協(xié)會腰背痛療效評價系統(tǒng)(JOA-score)評定療效[8]:總評分最高為29 分,最低0 分。分別是主觀癥狀9 分、臨床體征6分和日?;顒邮芟薅?4 分。數(shù)越低表明功能障礙越明顯。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VAS評分與JOA評分互相比對,治療前兩組VAS評分與JOA評分相差無幾,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 評分、JOA 評分較對照組患者更佳,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JOA 評分比對(±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JOA 評分比對(±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VAS JOA VAS JOA觀察組 30 5.71±2.14 10.31±1.87 2.36±0.37 22.56±2.85對照組 30 5.16±2.49 10.59±1.52 2.93±0.98 17.64±2.34 t- 1.038 1.530 6.371 5.656 P- 0.29 0.27 0.015 0.021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腰腿疼痛最為常見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構成腰椎間盤各個組成部分包括髓核、纖維環(huán)和軟骨板尤其是髓核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從破口突出于椎體的后方或者椎管內,從而導致局部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出現(xiàn)腰部疼痛伴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疼痛等臨床癥狀[9]。
McKenzie 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原理在于腰椎作伸展運動時,椎間盤所處關節(jié)內壓降低,突出的髓核向前移動,由此可以解除神經根受髓核壓迫所出現(xiàn)的癥狀,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但McKenzie 療法注重患者主動參與,除指導患者掌握治療性動作的方法外,還需予腰腿痛相關的健康教育。
體外沖擊波治療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有效和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其具有空化效應,該效應能產生一定的NO,與細胞中血紅素的酶多苷環(huán)化酶反應,使肌肉松弛和小血管擴張,從而改善紅細胞的氧合功能,加速微循環(huán)。促進代謝功能,減輕突出部位的炎癥反應,從而減輕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緩解疼痛。同時適量的沖擊波可損壞疼痛感覺神經,阻止疼痛信號產生和傳播;另外,適量的沖擊波可改變細胞周圍的化學環(huán)境,形成大量自由基,釋放出可抑制疼痛的一些介質,進而可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導致的腰腿疼痛[10]。但是沖擊波治療需嚴格掌握每次治療劑量,以不加重患者疼痛為宜,否則可能導致疼痛加重。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組內VAS 與JOA 評分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兩組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上均有明顯療效。但從VAS、JOA 評分組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VAS、JOA 評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JOA評分較對照組患者更佳,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體外沖擊波聯(lián)合McKenzie 療法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表現(xiàn),減輕其痛苦與人體功能性障礙情況,整體治療效果較為明顯,可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