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冠崢
( 廣州市南沙區魚窩頭醫院大同綜合科 廣東 廣州 511475)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多發的急腹癥。患者發病時,會出現強烈的持續性的右下腹痛以及反跳痛,還會發生惡心、嘔吐現象[1]。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計數異常增高。對發病原因進行分析,發現闌尾梗阻、感染以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等是主要誘因[2]。對于急性闌尾炎,除了黏膜水腫型可以嘗試進行保守治療外,臨床醫師建議盡早進行闌尾切除手術治療[3]。開放手術,創傷比較大,患者術后難以快速恢復。而腹腔鏡不僅可以進行詳細的診斷,還可以與手術同步進行,微創治療對患者機體傷害小,術后易恢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手術治療當中。本研究對54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分組對比,分別實施了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有顯著差異。現將結果公布如下。
入組54 例病例均為本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選取2017年—2018 年實施闌尾開放手術患者34 例作為對比組,選取2019年實施闌尾腹腔鏡手術患者20 例作為觀察組。對比組,男22 例,女12 例,年齡15 ~84 歲,均齡指數(45.02±5.18)歲。觀察組,男14 例,女6 例,年齡13 ~83 歲,均齡指數(45.66±4.33)歲。納入標準:患者出現急劇性、持續伴隨陣發性下腹部疼痛,經臨床與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符合手術指征;排除標準:慢性闌尾炎;凝血障礙患者;妊娠期患者。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1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行仰臥位。行全身麻醉氣管插管。麻醉起效后,采用三孔操作法行闌尾切除治療。于臍部上端取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并建立觀察孔。將腹腔鏡置入腹腔,并利用腹腔鏡對腹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若有膿腫或者壞疽,需將膿液吸出。再定位到闌尾位置,將其周圍組織充分剝離后,使用超聲刀隔斷闌尾動脈。使用鈦夾對闌尾根部進行結扎,離斷。使用電凝棒電灼止血。術后清理腹腔,并將病理標本送檢。術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留置引流管,合理使用抗生素。
1.2.2 對比組 對比組實施開放手術治療。患者保持仰臥位。實施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自患者右下腹部闌尾相對應的皮膚區域或者腹直肌部位選擇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皮下組織。定位到闌尾位置后,將其周圍組織進行充分剝離,將闌尾離斷。術后,將闌尾殘端包扎好,并將病理標本密封后及時送檢。對腹腔進行濕紗布反復沾洗干凈后,若有穿孔局部污染嚴重予留置引流管。并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1.3.1 統計兩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耗時、術中失血量、首次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1.3.2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膿腫、腸瘺、腸粘連。
數據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指標比較,觀察組手術耗時更短,術中失血量更少,首次排氣時間更早,住院時間更短(P<0.05)。見表1。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2。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耗時(min) 術中失血量(ml) 首次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20 48.63±6.18 10.58±2.74 14.45±3.58 3.50±0.53對比組 34 73.54±7.71 23.42±4.75 25.20±5.03 5.56±1.79 t - 12.296 11.031 8.377 4.235 P - 0.000 0.000 0.000 0.011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闌尾炎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癥狀。根據其病情發展進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闌尾炎患者發病比較急,在短時間內出現右腹部劇烈的持續性的疼痛,還會出現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如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危及患者生命[4]。
對于急性闌尾炎,臨床一般建議采用手術切除闌尾進行徹底的治療。而隨著臨床手術治療手段的不斷成熟。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已經成為一種比較常規的手術治療方案。在以往的治療當中,主要采用開放手術治療。這種手術方法從優勢來說,手術操作比較簡單,對于單純性闌尾炎治療效果顯著,并且手術費用低,患者經濟負擔輕,臨床應用率比較高[5]。但是作為一種創傷性治療手段,對患者機體傷害比較大,并發癥多,術后恢復時間長,也相應增加了一定的醫療費用[6]。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使得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治療有了很大的進展[7-8]。從對患者的創傷來說,腹腔鏡手術切口小,針對病灶實施精準的切除,操作更加便捷,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縮短,患者可早日出院[9]。腹腔鏡技術在急性闌尾炎手術中應用以來,獲得了了良好的口碑。
對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優勢進行分析后發現,腹腔鏡不僅可以應用于闌尾切除中,在術前也可輔助檢查,明確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10-11]。診斷與手術可同時進行,更加方便快捷。腹腔鏡集合了電子、光學等理論,將其應用在急性闌尾炎的治療中,對腹腔內探查更加仔細[12]。手術過程中,腹腔內情況通過投屏在電子監視器上,可以使手術醫師能夠對闌尾周圍部位組織和筋膜等進行精準的分離,準確的離斷闌尾[13]。并且腹腔鏡手術只需要取很小的切口與兩個操作孔即可,對機體傷害小,手術操作簡單,也減少了術中失血量。術后傷口愈合快,也減少了多種并發癥的發生。腹腔鏡引導下,術野更加的廣闊,可對肉眼無法觀察到的腹腔內異常進行辨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微創手術對患者腹腔內組織和器官傷害小,避免了腹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有效的預防了各種并發癥。對于患者來說,承受的痛苦比較少,術后恢復快,且可快速出院,預后效果好。
盡管如此,臨床認為,對于各種類型的急性闌尾炎來說,開放手術均具有較好的適應癥,并且這種手術方式費用低,仍然是很多患者的首選手術方式。另外,腹腔鏡手術對手術醫師的技能要求比較高,費用高,這也使得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選擇手術方式時,臨床手術醫師可充分尊重患者意愿以及經濟負擔能力,在明確手術適應癥和禁忌癥基礎上,合理選擇手術方式。
從本次開放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效果來看,手術指標比較,觀察組手術耗時短,術中失血量少,首次排氣時間早,住院時間短(P<0.05)。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低(P<0.05)。說明腹腔鏡手術在治療中的手術指標具有相對的優勢,可有效的節省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創傷。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恢復效果好。可以在患者經濟條件允許以及保證手術醫師技能操作水平情況下,選擇該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