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香
(柳州市人民醫院 廣西 柳州 545006)
近年來,由于環境因素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不孕不育患病率不斷增加,輔助生殖技術是臨床幫助不孕不育病患的常用治療方法。但在治療中因其重復檢查,以及病患對生育的迫切需求等極易造成病患不良心理。在治療期間若病患情緒激動、身體疲勞、經濟壓力過大以及擔心妊娠結局等均會造成治療失敗[1]。為此本文就優質護理服務在輔助生殖技術過程中的應用實效進行探討。
將2019 年1—12 月于我院行輔助生殖技術病患150 例,按奇偶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75 例,參照組年齡23 ~44 歲,平均(29.8±4.7)歲;妊娠次數2 ~10 次,平均(4.6±1.7)次;人工授精16 例、冷凍胚胎移植27 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32 例;研究組年齡23 ~45 歲,平均(30.2±4.8)歲;妊娠次數2 ~11 次,平均(4.5±1.9)次;人工授精14 例、冷凍胚胎移植28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33 例。兩組普通資料比較(P>0.05),具可比性。
參照組對病患實施常規護理服務,研究組對病患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如下:(1)精化過程護理:通常需行輔助生殖技術的病患都非常關注導致自己不孕的原因,以及輔助生殖技術的方法和成功率等,此時需按病患的需求給其相應的幫助,將其關心的問題通過耐心講解和發放宣傳手冊等來讓病患快速了解,特別是實施技術產生的費用、風險性及病患權力義務等。同時通過定期講座來解答病患疑問,從而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2)加強細節護理:密切觀察病患日常生活中細節所需,站在病患角度思考其需求,了解病患需要,對其提出的合理要求給予滿足,對不能滿足的要求耐心的向其講解原因慮。建立術后微信宣教群及醫患交流群,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解除顧慮。(3)加強心理護理: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病患往往因自身疾病和對治療的不了解而出現緊張、恐懼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病患治療依從性欠佳,進而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故在護理中需注重病患心理狀態。護理人員積極耐心的了解病患心中困惑,并給予及時疏導,告知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并通過成功案例來增加病患的治療信心。(4)提升護理專業技能:在實施輔助生殖技術期間病患可能發生相應的并發癥,因此需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加強護理人員技能培訓,讓其熟練應用相關急救技術,通過定期業務學習和培訓護理人員溝通能力,以進一歩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從而提升優質護理服務質量。
觀察比較兩組成功妊娠情況和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總分100 分的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非常滿意:80 至100 分;滿意:60 ~79 分;不滿意:小于60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妊娠成功例數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成功率對比(n)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比參照組大,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n)
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環節較多,并且治療時間也較長,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病患高度配合[2-3]。因此在整個治療階段給予有效的護理服務對提高其治療效果有著重要意義[4]。優質護理是當前在臨床中大量應用的護理模式,此模式具備更快速、更細致、更全面的護理理念,讓病患在疾病得到治療的同時并獲得精心、全面、高效以及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改善病患的心理狀態,增加治療的信心[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分娩成功例數及護理滿意率均大于參照組。
綜上,對接受輔助生殖技術過程中的病患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促進醫護患關系,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