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吳婷
( 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產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產婦分娩后,因失血、疼痛感等生理因素的影響,會使產婦在短時間內機體無法快速恢復,再加上身體虛弱,對產婦產后母乳喂養造成一定影響[1]。此外,較多的年輕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了解不佳,因擔心乳房會因母乳的影響而變形,從而拒絕母乳。但對于新生兒來講,母乳是其天然營養的來源,其不僅可以保證機體營養補充,還可促進器官的發育,提高自身抵抗力,因此,母乳喂養效果顯著[2]。故在臨床產婦產后護理中,配合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至關重要。本次針對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對促進產婦產后乳汁分泌的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產婦100 例,隨機將所有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 例。對照組:年齡23~37 歲,年齡均值(30.55±2.24)歲;孕周37 ~41 周,平均孕周(39.25±0.53)周。實驗組:年齡22 ~36 歲,年齡均值(31.00±2.59)歲;孕周37 ~42 周,平均孕周(39.50±0.55)周。統計處理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本次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同意。且所有參與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產婦入院后,在護理過程中,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即新生兒分娩后1 小時內,要求產婦與新生兒接觸20min,科學地完成母嬰感性連接。在喂養過程中,根據新生兒需求進行喂養,并對哺養方法、姿勢加以講解,此外,給予產婦基礎的環境護理,并在固定時間內做好巡視查房工作。基于此,實驗組(50 例)增加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方法:
耳穴壓豆:對產婦耳部皮膚進行觀察,了解有無破損現象,如耳部皮膚出現破損,則于后方用醫用酒精進行擦洗及消毒,之后對相關經絡開展耳穴定位操作,并對胸部、脾部、胸椎、肝臟進行刺激。同時,在操作時用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將王不留籽對準相關穴位,之后用按、揉、壓等方式對穴位進行刺激,對經絡開展科學的刺激,時間控制在2 分鐘以內,耳穴壓豆數控制在每天3~5次,治療7天[3]。同時于24天內,對產婦乳房進行按摩,按摩凝膠涂于指端,對乳房四周進行涂抹,保持順時間方向按摩,次數不少于10 次,每次15 分鐘,每天一次,連續按摩3 天。
對比首次泌乳時間、母乳喂養率、母乳滿足率。針對順產與剖宮產首次泌乳時間、母乳喂養率進行記錄。
母乳滿足率:泌乳可滿足新生兒為多;乳汁合達,2 次哺乳期無乳房脹感為中;不滿足新生兒需求為少[4]。多與中比例之和為母乳滿足率。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首次泌乳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較短(P<0.05);母乳喂養率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較高(P<0.05),見表1。

表1 首次泌乳時間、母乳喂養率比較
實驗組母乳滿足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母乳滿足率比較[n(%)]
母乳中含有多種適用于新生兒生長、發育需求的元素,如免疫蛋白、營養物質、免疫活性細胞等,對促進新生兒消化、吸收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還可以在質、量的不斷轉換中充分保證新生兒需求,因此,對產婦產后泌乳護理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非常關鍵。
目前,在產婦產后護理中,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的應用,對促進產婦乳汁分泌具有積極作用。耳穴壓豆主要對耳朵穴位進行刺激,取得相應的干預效果,有助于氣血、新陳代謝的調理,發揮通乳及活血作用[5]。乳房按摩是對乳房進行充分的刺激,疏通乳腺管,加快乳房血液循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將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用于產婦產后護理中,對促進乳汁分泌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耳穴壓豆及乳房按摩護理對促進產婦產后乳汁分泌效果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