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鷹潭供電公司 鄭雪花

2020年以來,國網鷹潭供電公司積極推進省公司新的管理體系落地,探索和優化符合電網企業本質的管理,變革人才使用導向,以“陽光賽馬、敢用敢派”的方式謀劃企業發展之“術”,精心組織選人關、大膽推進用人關、扎實把牢管人關,公司上下務本務實、敢于擔當的干事創業良好氛圍蔚然成型。
謀事創業,核心在人。公司黨委下定決心盤活人力資源,以結構性缺員冗員并存、人均創效水平較低和職業發展通道狹窄等人資問題為突破口,立足優化青年員工培養方式,大力挖掘青年主力軍潛能,用公開選聘、薪酬分配等新機制激發內生動能,以此破解公司各項工作難題。
陽光賽馬,競爭擇優。公司首次以優秀人員競技賽的形式海選各路“好手”,采用面試、筆試、辯論等多個環節,考察參賽選手的綜合素養。一石激起千層浪。23名青年科級干部,128名80、90后青年員工共151人踴躍報名,并在一輪輪的淘漉中盡情施展才華和風采。
“以前有些干部都在熬年頭、熬資歷,似乎能力不是那么重要了。現在好了,有了優秀人員競技賽,整個人就像被敲了一下警鐘,不是非你不可的,還有別人跟你競爭,看的是能力,不努力不行啊!”來自信息通信分公司的80后青年員工閆娟賽后說,而這也是大多數干部員工從競技賽中讀懂的用人信號。
不僅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有了新機制,廣大員工隊伍同樣也有了新出路。公司黨委廣泛征集意見、充分醞釀討論,抓住績效這個核心指標,引導員工把精力、時間、心思用在工作中,聚焦到公司本質發展上。謀而后動,以修訂公司績效分配制度為標志,一幕幕旨在提高工作質效、激發勞動價值的改革大戲陸續上演。近3個月來,鷹潭公司上掛下派21人,其中3名五級職員到供電所,將核心資源發揮到最基層單元,使能干者、善干者和會干者才華得到充分展示。


員工之關切也是公司的導向,公司黨委積極回應關切,切實發揮選人用人的作用,打破市縣壁壘選拔優秀青年干部安置在關鍵崗位加以鍛煉,通過上派下掛的形式將人才用在實處。
“在競技賽面試的時候,我們除了展示專業能力,更將自己的干事熱情以‘軍令狀’形式掛榜給公司領導、評委考官。”競技賽營銷組第一名張增頻在賽后談及工作體會時表示。
張增頻被派往歷史遺留問題較為突出的龍虎山供電所擔任所長。龍虎山風景優美,卻讓張增頻無暇欣賞,1000多戶的欠費問題,是擺在這位營銷專業狀元的首道“大考”。如何突破,新人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給出了策應之道。進村入戶,用腳丈量鄉間每一寸土地,摸查最真實的情況,40天早出晚歸,一份詳細的調查材料緊握于手,挨家挨戶講政策、擺事實,108.86萬元陳欠電費全數結清。用最實用的方法,取得最滿意的效果,張增頻對基層工作深有感觸,“來這之后,我把之前在機關部門工作的專業經驗與供電所工作實踐進行融合,通過與所里員工分享交流,帶動大家一起擴大戰果。”截至10月,龍虎山供電所數據指標“舊貌換新顏”,綜合線損率3.4%,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6月份以來電費月回收率100%、竊電回繳27萬元。短短3個多月,帶著一連串喜人的成績單,張增頻赴貴溪市公司轉任五級職員。
談及“陽光賽馬”再到上派下掛,鷹潭公司黨委組織部副主任張華芳子感觸很深,“員工通道打通之后,人員的思維觀念會發生很大變化,基層員工上掛可以站在更大的格局鍛煉統籌思維,地市員工下派可以接觸了解最基層的工作狀況,進而讓今后的管理思路更加符合實際需要。”
實行新穎大膽、靈活高效的換位機制,鷹潭公司在轄區內多點開花,崗位交流取得一系列成效。在縣公司從事多年黨群工作的盧玲玲,陽光賽馬展示出獨到的才能,公司黨委大膽啟用擔任供電所所長,讓她在與當地政府的溝通協調中發揮個人特點,成功扭轉當地存在的竊電、用電觀念誤區,而且靈活協調應對轄區頻繁停電問題,僅用三個月使一個落后的供電所一躍成為經營管理、供電服務和安全生產各項指標靠前的先進供電所。
擔任貴溪公司的副經理楊崢嶸下派至郊區供電所擔任所長,成為全省唯一一家高配供電所。郊區供電所地處省級重點園區貴溪經開區,園區內有278多家企業,在過去3個月里,供電所內部因為高掛管理層的優勢壓縮了內部管理環節,從而大大釋放了服務效能。10月18日,貴溪市城西污水處理廠因生產需求新增污水處理設備,急需對將40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630千伏安,以往數十天的工作流轉僅2天就完成查勘、設計、施工、送電等一整套服務。今年3-9月,郊區供電所概念收益增加值8237.4866萬元,售電量同比增加5940.8152萬千瓦時,售電量增長率20.61%,排名全市第一。公司積極提倡“工資靠掙”“業績靠干”,在分配制度上“敢分配、真兌現”,部門內員工績效差距達2000元,員工超過干部的績效工資現象時常出現。
“疾風知勁草”,鷹潭公司以優秀人員競技賽為龍頭,帶到干部員工隊伍的人力資源大盤活,凝聚了公司上下廣泛的共識和合力,在實踐收效過程中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價值倡導背后的能量和價值。據悉,公司黨委將常態化推行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持續挖掘人才、重視人才、培育人才,依靠隊伍,將企業發展與人才成長有機結合,確保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