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已經開始為全民接種新冠疫苗的英國希望盡快走出疫情困境,但在過去的一年里,疫情已經令不少人被迫改行。伴隨英國政府對疫后經濟復蘇出臺的龐大刺激計劃,更多后疫情時代的就業崗位也陸續在市場出現。這對于部分留英學生來說,意味著在畢業之后有了新的選擇。
9月走進英國校園的留學生已經完成新年假期前的第一個學期。早前數據顯示,今年申請英國大學本科的中國內地學生總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3%,達2.4萬人。根據英國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UCAS)留學生招生報告,截至10月,今年通過UCAS申請2021年英國本科課程學習的中國大學生人數達到4340人,比前一年相比猛增31%。
在英國高校就讀的中國學生在專業選擇上,和往年一樣存在“扎堆”現象。除了在名校扎堆外,專業也多集中于財務與金融、商業與管理、教育、大眾傳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時尚、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法律以及建筑。
在新冠疫情爆發后,全球最大招聘網站Glassdoor發布了“2020年英國最佳工作排行榜”。其中,企業架構師排名首位。Glassdoor的高級經濟研究分析師斯坦威爾認為,企業架構師這個行業擊敗了傳統上一直在榜單上占據首位的營銷、財務和運營職位。在排名前25個英國最佳工種中,企業架構師的薪水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數據科學家、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金融經理等也是眼下英國最熱門的行業。
相比而言,審計以及市場學專業因疫情對當地商業活動的打擊,就業市場出現蕭條。同樣,體育管理、國際傳媒、酒店管理等專業,也因為疫情之后經濟復蘇不明朗,英國高校錄取的新生人數較往年都要減少。
也有一些專業并未受到疫情因素影響,始終受到青睞。根據英國財政研究所按照專業發布的英國大學生畢業后5年的收入情況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專業分別是醫學、經濟學和數學,年收入在4萬英鎊左右。而就讀藝術、傳媒和社會關懷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5年內賺得最少,年薪大約為2萬英鎊。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赴英留學的學生都會堅持完成專業,之后返回所屬國家和地區。但也有一些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了一段時間后,還是決定要改換專業甚至是學校,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
在英國,文科和商科領域一般不要求相關學術背景的專業,比如傳媒學、管理學、市場學、英文等等。原因是這些專業的技術性不強,通常更需要考量學生對于英國文化的理解、本人個性和非學術性的特點。任何背景的學生都可以考慮這些專業,這個道理放在轉校上也是適用的。
但對于赴英讀研的學生來說,除非申請時能夠提供有力的成績和作品證明,否則被拒的可能性非常高。轉專業也是一樣,如果要轉到一個完全和個人經歷不相關的新專業,難度也比較高。
大部分學校都可以在每個學期內的任意時間點轉專業。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業進行過半后想要轉專業,可能要比同年的學生延遲畢業。甚至如果到了很后期才申請轉專業,學校是可以拒絕你申請的。
每個學校的規定都不同,但是一般同校轉專業的最佳時期有兩個:學期開始時以及學期結束后,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課程和學分可能造成的麻煩。如果申請轉入的專業與目前所學專業有相似度,學院可能會考慮對之后的課程安排做一些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英國高校是不接受本科生在第一學年未完成情況下的轉學申請的,比如牛津和劍橋。倫敦國王學院則明確列出哪些專業不接受轉校生。
對于下定決心要轉校的學生來說,第一步是找到想要轉去的大學官網,給大學招生辦公室發郵件,將目前處境闡述清楚,介紹自己正在就讀的大學和具體課程。其次,申請人需要說明想要申請的專業,以及自己認為合乎標準的專業背景。這個步驟是為了讓校方招生人員詳細了解申請人的情況,也是為了展現申請人的誠意,增加被批準的幾率。
當招生處基于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同意申請時,申請人需要填寫全英通用的網上申請表——UCAS,注明想轉學的時間點。在提交申請的時候,申請人需要提交個人簡歷、推薦信等資料,并詳細解釋為什么一定要中斷現在的專業學習,以及為什么想轉到新學校、新專業。在此之后,校方如果批準,就會通知繳費和辦理入學手續。一般情況下,轉校需等候2到4個月時間?!?/p>
環球時報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