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錦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并不是農業強國,這主要是由于農藝技術利用率低,無法將科研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想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就必須推廣和應用農藝技術,利用農藝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闡述了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價值,探究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以發揮農藝技術的作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藝技術;推廣意義;農機;技術優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0-0113-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農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穩定生活,而且會對國家綜合實力產生直接影響。農藝技術主要是在農作物種子篩選、栽培、育苗、管理、施肥、殺蟲、機械應用、澆灌、加工等過程中采用科學技術,例如滴灌技術、設施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病蟲害天敵防治技術、農業物聯網技術等。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結合實際土地資源和環境情況,科學合理運用農藝技術,強化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夠顯著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減少人力勞動投入的同時,實現自動化、機械化生產和加工[1]。
1 ? ?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1.1 ? ?優化農作物的生長環境
在農業領域應用先進的農藝理念和技術,對提升農作物產量有重要作用。科學合理應用農藝技術,能夠對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的水量、肥料、光照、溫度等條件進行優化,例如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機物等進行控制,了解植物生長所需要營養,滿足其生長需求。另外,對于大棚種植,還能應用相關技術延長植物光照時間,增加產量[2]。
1.2 ? ?科學確定種植密度,保證農作物生產效率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在種子栽培過程中運用農藝技術能夠科學確定種植密度,通過設置播種機械的播種間距可以預留栽種空間。在播種過程中,假如預留空間過大,不僅會浪費土地資源,還會產生大量雜草,影響農作物正常授粉,進而影響產量;假如預留空間過小,將會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影響,也會阻礙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因此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該結合農作物種類、特征等,綜合考慮光照、溫度、空氣濕度等因素,合理設置種植間距,從而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3]。
1.3 ? ?科學合理施肥,節約成本并提升效益
農作物生長離不開肥料,但是施肥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土壤造成影響,導致土壤板結和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下降。
科學合理施肥能夠減少這些情況的出現,在保證農作物所需營養的同時提升產量。在具體施肥過程中應用農藝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結合土壤情況和農作物生長所需養分,科學合理搭配肥料,例如化肥、有機肥、微量元素等,能夠避免因肥料過剩而影響農作物生長,而且還能節約成本,保證農作物產量[4]。
2 ? ?基層農藝技術推廣的強化方法
2.1 ? ?引導多方投入,加強農藝技術推廣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要進行全方位建設,通過多元化發展引導各類投資,促進工商業、民營企業、外資等投資,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促進農藝技術更好地推廣。農藝技術推廣部門在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農藝技術電話咨詢、互聯網信息服務等應用于農業建設中。除了政府財政支持外,還需要鼓勵龍頭企業、種植大戶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從而加強農藝技術推廣[5]。
2.2 ? ?加強對農機合作社的財政投入
在基層農藝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機合作社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供、產、銷等方面進行農藝技術推廣,能夠實現農民和農機局、農技推廣中心、農委會、農經站等多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有些地方政府資金有限,通常是市縣對幾個較為典型的農機合作社進行幫扶,幫助其拉項目、投資金以及開展宣傳。
一些新成立的農機合作社并沒有享受到政府的這些優惠政策。政府應該提高重視,加大惠及面,促使農機合作社發展,為農藝技術推廣創造更多平臺,進行廣泛推廣。
2.3 ? ?建立以農機合作社為核心的農藝技術推廣服務網絡
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重視程度,采用相互結合的方式促進合作社發展,提升服務網絡應用價值。結合社會多方面力量,加強政府、科研機構、科研單位、企業、農機合作社、農戶之間的聯系,形成全面的推廣服務網絡[6]。
同時,利用網絡建設遠程教育平臺,實現農藝技術信息有效共享。農機合作社可以利用推廣服務網絡獲取最新的農藝技術,進行成果示范,改變農戶對新技術的看法,使農戶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接受,為農戶推介適合的農藝技術,并將適合農戶的農藝技術反饋給相關農機推廣部門和科研機構,促使相關科研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深入研究[7]。
3 ? ?基層農藝技術應用的強化方法
3.1 ? ?提升農藝技術人員水平
在農業生產中,專業人才是保證技術應用效果和效率的關鍵和基礎,在農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藝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培養,加強培訓力度,提高農藝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合理應用農藝技術,將農藝技術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與農業高校的合作,共同培養青年一代的優秀農藝技術人員,調整農藝技術人才結構,將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8-9]。
3.2 ? ?提高農藝技術
基礎農藝技術包括種子篩選、種子栽培、播種、施肥、管理、殺蟲、農用機械使用等多個方面。要想使農戶廣泛運用農藝技術,就要優化農藝技術。
在選擇農作物種子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土壤情況、氣候條件等選擇最優質的種子[10]。
在施肥過程中,要針對不同階段農作物對養分的需求情況,采用有機肥、化肥混合施加的方式,同時要合理控制有機肥和化肥的比例。
在種子栽培過程中,需要科學規劃種植密度,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性設定間距。
在殺蟲過程中,盡可能優化殺蟲劑的成分,采用對環境無害的手段,主要應用生物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技術以及物理防治技術等,將化學防治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技術手段。
3.3 ? ?加強農機與農藝技術的結合
一般情況下,農藝技術需要與農業機械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農機與農藝技術之間屬于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系,應在農業機械的輔助下進一步提升農藝技術。因此,在農戶應用農藝技術的過程中,應該關注農藝技術與農機的結合,在節省人力的同時,保證農業生產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農機與農藝技術結合的過程中,應該考慮不同地區農作物的生長特點、種植要求以及環境情況等,合理選擇農機和農藝技術,才能提升應用效果。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地域差異較大,南方多為丘陵,北方多為平原。地域不同,生產的農作物也不同,導致農機的應用和發展也不盡相同。需要根據地域實際情況滿足各地農戶的需求,研發出先進的農業機械以及適宜的農作物品種[11-12]。
3.4 ? ?加大農藝技術培訓資金投入
在農藝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過程中,資金是影響其進一步強化應用的主要因素。在強化農藝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引進和農藝技術相對應的技術設備。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撐,農藝技術的應用就無法實現。政府針對基層農藝技術的應用強化,應該落實資金投入和審批,這樣才能為農藝技術的應用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13]。
地方政府在實施基層農藝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業生產現場,對農藝技術應用強化所需要的資金進行規劃,并在資金規劃過程中明確各部分資金的使用目的、途徑等,然后由政府對資金進行審批。通過嚴格的資金審批流程,保證充足的資金應用于農藝技術培訓中,提升技術應用效果,進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4 ? ?結束語
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農藝技術,對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要加強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引導多方投入,加強農機與農藝技術結合,切實優化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戚瀚月.強化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措施[J].種子科技,2020(11):116,118.
[2]胡也男.現代農業中農藝的重要價值[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6):131.
[3]劉強.探究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及應用意義、強化對策[J].農家參謀,2020(15):79.
[4]常淑玲.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途徑[J].種子科技,2019(18):146,148.
[5]王宜斌.科右前旗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應用與發展途徑分析[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8(5):41-42.
[6]何宏宇.加強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工作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13):226.
[7]李榮飛.探索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J].農家科技,2019(7):295.
[8]李瑤瑤.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途徑[J].現代農業科技,2018(7):70.
[9]蔣勇.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措施[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9):174.
[10]任鴻明.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措施[J].花卉,2018(22):315.
[11]李鐵.淺析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途徑[J].中國高新區,2018(21):199.
[12]張海峰.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分析[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9(3):144.
[13]侯思芳.淺析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及應用工作的加強[J].農家致富顧問,2018(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