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萌

人物檔案
石坤,黑龍江出版集團駐青岡縣民政鎮有利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2018年8月獲得“綏化市優秀駐村干部”稱號。
2020年9月的一天,劉大娘又給石坤送來一大筐雞蛋,一手交錢,一手交蛋。
“現在村民家家都養點兒雞鴨鵝,蛋多的時候吃不完,工作隊就負責收購,拿回集團轉售給單位的同事?!笔ふf,“既讓村民增加了收入,同事們也吃上了真正的農村‘笨蛋,一舉兩得?!?/p>
看似稀松平常的行為,帶給有利村村民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收入。自2020年年初至今,出版集團已經購買了價值20多萬元的養殖產品。有利村,也在這一點一滴的工作中逐漸迎來曙光。
臨急受命,啃下“硬骨頭”
一開始,石坤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駐村工作隊隊長。
黑龍江出版集團駐青岡縣民政鎮有利村工作隊組建于2017年5月底。同年11月,第一任隊長由于健康原因無法堅持工作,需要組織上另謀人選。集團黨委經過慎重研究,又選派了第二任隊長。不料,第二任隊長在哈爾濱遭遇車禍,身受重傷不能到崗工作。
接二連三的變故,使有利村的駐村扶貧工作受到嚴重影響,貧困戶走訪、產業項目調研、隊村聯席會議等工作均無法開展。面對嚴峻的脫貧攻堅形勢和緊迫的扶貧工作任務,2018年4月,出版集團黨委將石坤選派為駐村工作隊隊長。
石坤二話沒說,收拾好行囊就進駐了有利村。
滿懷信心而來的石坤安頓下來以后,經過深入細致的走訪調研,發現問題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簡單。
有利村的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由于歷史原因,4000多畝機動地已全部發包,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村里“地無一壟、樹無一棵”。村里賬上不僅沒錢,還負債200多萬元,連村部都出租給一家飲料廠使用,租金還收不上來。
村“兩委”為了辦公,只好在原村部附近改建了一個小型彩鋼房,所有工作人員都擠在一起。村民評論:“就那么個破地方,哪像村委會!”
“村‘兩委沒有工作場所,何談建設團結奮進的村黨支部班子?又如何讓村民看到脫貧致富的希望?”石坤打定主意,一定要收回村部。
說干就干,石坤立即聯系飲料廠業主,協商收回村部事宜,接著馬不停蹄地召開黨員大會進行審議,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經過一系列努力,在全體村民的支持下,石坤和駐村工作隊只用一個月時間便收回了村部。
村部收回后,石坤協調出版集團出資25萬元對其進行升級改造,不但開辟了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還配備了相應的供暖設備。村民拍手稱贊:“終于像個過日子的樣兒了!”
趁熱打鐵,石坤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和鎮黨委開展村級班子建設,將年輕、有干勁的黨員充實到基層組織中,加強黨組織活動正規化建設,并在2019年7月重新選任村黨支部書記,確保黨組織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隊在有利村的形象樹立起來后,發展特色產業成為石坤的下一個關注點。
蓄積后勁,村民見了“亮”
提起發展特色產業的好處,村民孫殿奎贊不絕口。
今年60歲出頭的孫殿奎是多年的貧困戶,因為得了慢性病,失去勞動能力。老兩口兒守著10畝地,每年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沒想到,有利村繼東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后,把孫殿奎也帶進了致富之門。駐村工作隊給孫殿奎在合作社里介紹了個活兒,每月能賺3000多元,他的老伴兒也在合作社里干零活、做飯,每月也能開3000元工資。老兩口兒一年工作5個月,收入3萬多元,當年就過上了抬頭日子。
石坤深知,為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增加村集體收入,必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結合有利村的現狀,他看到白鵝產業的巨大潛力,確定了以白鵝產業為重點的扶貧項目。
雖然下了決心,但石坤沒有盲目決策,而是在考察本村繼東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時下了一番工夫:每天到養殖場門口調研客流量、產品銷售量、場長的經營管理水平……整整觀察了一個月,石坤才最終拍板。
2018年8月,石坤協調出版集團投資200萬元,以村集體的名義入股繼東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升級改造,擴大種鵝養殖與深加工規模。
為了盡可能降低改造成本,石坤帶著隊員跑遍了青岡縣和蘭西縣的建材市場,逐家詢問彩鋼房的造價。談妥價格后,石坤一頭扎進工地,披星戴月忙了一個半月,一個擁有三座養殖大棚、2000多平方米紅磚地的養鵝場拔地而起。
養鵝場規模擴大后,種鵝數量達到9000多只,商品鵝數量達到6000多只,年產蛋量上萬枚,鵝蛋、鵝肉、鵝雛生產鏈條逐步成型,村集體和貧困戶可以分得凈收益的25%,每年分紅20多萬元,并使部分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孫殿奎感慨地說:“石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給我找了這份工作,現在日子過得有盼頭了,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
解決難題,冷暖放心頭
“趙大爺,您這土坯房墻皮都掉了,可不能再住了。先搬出來,我們給您蓋個新的吧?”
“再蓋一個?那得多少錢啊,不搬!”趙大爺不同意。
“現在有房屋改造的好政策,您只要出1000塊就行?!?019年夏天,經過石坤反復勸說,趙大爺才同意搬出來蓋新房。
轉眼到了11月,一棟42平方米的嶄新磚房矗立在原來的位置上,從房蓋到墻面,全是新的??粗路浚w大爺高興得流下激動的淚水:“我活了80多歲,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房!”
2018年4月以來,為了改善有利村的人居環境,石坤報規劃、爭資金,帶領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交通、住建、水務、衛生等部門,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有利村已新修水泥路10公里,安裝路燈50盞,修建了2000平方米晾曬場、1600平方米文化活動廣場和50平方米的村級醫務室。如今,村民不僅出行、就醫方便,居住的安全性、舒適性顯著提高,村屯環境也得到美化。
除了人居環境改造,石坤把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問題也掛在心上。為了讓村里的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石坤主動向派出單位匯報,爭取資金和支持,籌集黨建活動經費兩萬余元,協調派出單位向青岡縣教育局捐贈價值600萬元的“數字校園”產品和價值300萬元的圖書。此外,石坤還申請給予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獎勵,并著眼扶志(扶智)教育,開展了一系列慰問、捐贈、培訓活動,讓貧困孩子有書讀、有學上。
“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上山下鄉,沒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笔ふf,“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百姓的不易、責任的重大。國家現在的扶貧政策這么給力,如果我們做不好,對黨和人民都沒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