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春燕
金色九月,秋風颯爽,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希望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是對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政治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開啟了新的征程。
玉汝于成的偉大創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延安精神是偉大的,這是因為延安精神是由延安時期最艱苦的物質條件與最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凝結而成的,也是因為延安精神的誕生有三個基本歷史條件,一是延安時期的艱苦,國民黨頑固派要困死我們,日本侵略者要消滅我們,延安時期黨的困難極大;二是共產黨人的頑強,不怕困難,遇到困難不動搖,總是用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敢向前;三是黨的正確的政治方向,具體表現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工作方法、調查研究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要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理論品格。
永葆生機的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弘揚延安精神,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大力弘揚延安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應有之義。延安精神屬于歷史,也屬于新時代,是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基本國情,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著力解決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的不竭動力。延安精神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靜止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夯實理想信念之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汲取信仰的力量,校準前進的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永久動力。延安精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同生死共患難,始終保持血肉聯系,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維護人民利益,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奮斗的永恒動力。
前途遠大的新生事物。自從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誕生以來,就迸發出強大生命力,展現出遠大前途。3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中央黨校和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中心,三個支撐點”的基本格局。即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弘揚延安精神為中心;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推動各地研究會從實際出發與實際相結合積極開展工作,不斷創造新時代條件下的新局面新經驗;傳承延安時期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努力把各地研究會打造成引領人民群眾弘揚延安精神的一面面旗幟。作為新時代的延安精神研究會會員,使命光榮,任重而道遠,要時常重溫黨在延安時期的光輝歷史,追尋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時期留下的足跡,講好延安時期的故事,唱響延安時期的歌曲,始終保持延安時期那么一股無私奉獻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要深刻洞察延安窯洞與中國革命的關系,全面領會延安精神的精髓,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忠實實踐者,堅定恒心;要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牢固樹立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30年的征程與使命,30年的光榮與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新使命、邁向新征程,在延安精神光輝的照耀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