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家大力支持地攤經濟,我們小區旁邊的廣場上夜市應運而生,請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賣衣服的小攤,攤主大聲吆喝著:“清倉大甩賣,所有衣服半價。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攤前圍了許多人,有的人用手摸著布料,有的人拿著衣服在身上比量,還有的人在與攤主講價錢。攤主忙得不亦樂乎,一邊要回答顧客的提問,一邊要和顧客談價錢。路燈下,依稀可見他額頭上滲出的微微汗珠,但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
“賣涼席,賣涼席!看一看,瞧一瞧,包您滿意!”涼席式樣豐富,顏色不一:有草席,有竹席;有單面席,有雙面席;有可折疊席,有不可折疊席。買席子的人不少,這也難怪,夏天到了,正是涼席銷售的旺季。
這是一家賣長沙臭豆腐的攤點,遠遠地就能聞到臭豆腐的味道。一聞到這個味道,我就禁不住流口水。臭豆腐雖然聞起來很臭,但是吃起來臭中帶香,別有一番風味。
夜市上的商品特別多,看得我眼花繚亂:賣碗的,賣包的,賣花草的,賣首飾的,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干鮮的,賣小電器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夜市也是孩子們的王國,是孩子們的樂園,瞧——
許多小朋友聚在賣金魚的攤位前,癡癡地看著魚缸里的小金魚。金黃色的魚兒,非常漂亮,快樂地游來游去。
玩具攤前,小朋友就更多了。玩具各種各樣,布娃娃、水槍、電動汽車、樂高、遙控小飛機……有的玩具還帶熒光,一閃一閃的,格外美麗。
沙畫攤前,有不少小朋友在做沙畫,神情專注。橡皮泥攤前,小朋友們發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創造著形態各異的泥塑作品。水池邊,小朋友們在釣魚,不過這些魚都是塑料做的假魚,每個塑料魚上都有一個小鐵片。釣魚,實際上就是用吸鐵石將塑料魚吸上來。
悅耳的歌聲在耳邊響起,這是有人在進行網絡直播,面對著手機鏡頭,放聲歌唱。要是唱得好,聽眾們會打賞。我觀察了一下,這兒的直播與常見的直播不一樣,不是主播一直在唱,而是更像卡拉OK。晚上出來玩的人,只要喜歡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點唱自己喜愛的歌曲。
夜市上的人特別多,肩碰著肩,腳碰著腳。這熱熱鬧鬧的場景,引得我都不想回家了。
(指導教師 ?陳開芳)
【比較評點】
兩篇文章的寫作角度大不相同。
梁書郡同學親身融入到地攤經濟之中,寫了自己在夜市賣東西、當小老板的經歷,無論是介紹商品時的侃侃而談,還是算賬找錢時的干凈利落,都描繪得生動形象、細膩傳神。文末,“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夜空中回蕩著我們的陣陣笑聲”等描寫,將地攤經濟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與幸福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冀一涵同學觀察細致,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從穿的、用的、吃的、玩的等角度來寫夜市,展現出了夜市生活的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巧妙地運用“請看”“瞧”兩個詞語,將“售賣商品”“兒童樂園”兩部分內容自然分開,使文章層次清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