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往前看,CPI方面,豬價進入下行周期,加上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高基數,CPI同比近月或繼續通縮,但隨著復蘇深化,非食品CPI有望繼續改善。明年全年CPI同比或在1%以下。PPI方面,疫苗落地,海外需求的恢復將抬振國際大宗價格,國內需求方面,受三條紅線影響,地產新開工增速或趨緩,但基建和制造業投資需求仍將堅挺,PPI通縮或繼續收窄,明年二季度同比或轉正。明年4-5月PPI同比或較快沖高,主要受今年同期負油價和大宗價格低迷的低基數影響,或并不會成貨幣政策收緊的主要因素。
華泰證券:再通脹形勢逐步明朗,PPI和非食品CPI等核心通脹指標有望明顯回升。11月以來,國際油價已開始低位反彈,但這是處在目前全球航空、陸地交通及航運等產能利用率仍然極低的環境之下。往前看,如果疫苗量產提前使得全球經濟更早重啟,則短期內可能導致大宗商品供不應求、進一步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此外,國內制造業投資需求有望逐步回暖,而地產和基建投資仍保有韌性,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形成支撐。歷史上來看,非食品CPI和PPI走勢較為一致。因此,盡管食品價格可能會繼續拖累整體CPI,但我們預計核心通脹指標將有望明顯回升。
中信證券:11月CPI同比下跌0.5%,近十年來再度落入負值區間。主要原因在于生豬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跌,食品價格環比貢獻整體CPI負增長0.6%的0.53個百分點。核心通脹和服務業CPI同比仍保持穩定,因此CPI通縮并不意味著國內基本面的走弱,同時考慮到是食品供給端擾動造成的影響,短期貨幣政策或不會因此作出調整。PPI負增長繼續收窄,11月同比下跌1.5%。大宗商品價格環比普遍顯著上漲,我們持續看好未來一段時間工業品價格的上漲趨勢,預計明年1季度PPI同比可能會轉正。
銀河證券:現階段我們主要面臨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這不僅是新冠疫情帶來的,也是我國近年來面臨的主要問題。雖然有效需求可以用政府投資來彌補,但政府面臨債務杠桿的約束。在我國有效需求未恢復之前,CPI全面上行概率很小,預計在未來2-3年CPI可能低位運行。2020年4季度需求保持平穩,新冠疫情影響了短期需求,基建投資加碼可能性較小,加上貨幣政策轉回中性,未來PPI回升速度基本與原油同步。全球經濟前景重新向上,預計明年原油價格繼續上行,預計2020年PPI為-1.9%。2021年新冠疫苗可能普及,經濟徹底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那么2021年原油價格預計會回到55美元/桶之上,PPI在2021年上行,全年預計在1.2%左右。
128.6%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為208.1萬輛,同比增長8%,實現連續5個月約8%的增速。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8萬輛,同比增長128.6%,環比增長24.8%。
1.8%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增長14.9%;進口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
68.1%信通院消息,2020年1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958.4萬部,同比下降15.1%;1-1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2.81億部,同比下降21.5%。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2013.6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68.1%。
1.3萬億斤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87.1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數據顯示,11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7.1,比10月份上升0.1點,連續5個月回升或持平,已升至今年2月以來最高點。
31785億美元外匯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