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們都討厭我”
“老師,我上過你的課,你還記得嗎?”我正在腦海里檢索這個女孩的信息,她已經梨花帶雨地哭了起來。我趕緊請她坐下,給了她一張紙巾,對她說:“沒事,你慢慢講。”
小媛,高一女生,自述:“同學們都很討厭我,有些同學暗地里針對我,也有同學當面說我很討厭。我知道他們不喜歡我,但是聽到有人說討厭我的時候,我還是覺得世界都崩塌了。他們說我會莫名其妙在課堂上笑起來,他們覺得很可怕。我之前沒有發現,后來注意了一下,發現自己真的會突然發笑,是無意識的、情不自禁的,仿佛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不知道如何控制,同學們覺得不能理解,并且打擾了他們。我以前有一個朋友,現在班里同學孤立我、說我壞話,她迫于流言也與我保持了距離。但是我覺得沒關系,我覺得孤獨挺好的,孤獨使人清醒。現在班里同學對我很不友好,感覺無論我做什么,都會有人攻擊我。”
二、同伴關系的背后
小媛的問題似表面上看是青少年人際交往問題,實際并不那么簡單,其中還包含青少年情緒管理問題,從更深層次上說,這些都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亂而衍生出的問題。
中學階段,同伴關系替代親子關系成為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是青少年的個體需要,也是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有力保障。小媛的同伴交往技能十分缺乏,她的行為不僅沒有為她帶來更多朋友,反而讓她被其他同學所討厭。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緒不穩定、易波動,女生的情緒更加細膩、敏感,小媛正經歷著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沖突,對自己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懷疑。這些矛盾和困惑導致她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加劇了情緒問題。這所有的問題都源于小媛正處在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階段,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情緒處理的方法,使得探索進程緩慢而艱難,而自我同一性混亂又讓小媛的學校生活步履維艱。
三、察覺情緒,建立關系
第1次咨詢,主要目的是搜集資料,了解更多的情況。小媛在聽到同學說她很討厭后情緒失控,來到咨詢室。我首先鼓勵她釋放自己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我專注傾聽,也分享了自己曾經在高中階段遇到過與她類似的經歷,表達了積極的共情。小媛在咨詢室的狀態漸漸穩定,與我建立了良好的咨訪關系。
第2次咨詢,我與小媛探討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對于自我同一性問題的分析使她對自己的狀況有了新的認識,她表示自己一直在想為什么同學這么對她,理想中的同學關系到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困擾她許久,現在她終于知道原因了。咨訪關系的穩定使小媛更加開放自己,她承認:“我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能夠忍受孤獨,我還是很渴望融入他們的。”
第2次咨詢后,小媛給我寫了一封信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將我們的咨詢場所從咨詢室擴展到生活中。寫信是小媛自我分析和提高的過程,同時又讓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第3次咨詢,我與小媛探討了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和情緒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小媛自我同一性建立過程中的衍生問題,也是困擾她最嚴重的問題。小媛:“其實他們戳到了我的痛處,我的內心已經認同了自己的過錯。”咨詢師:“你的過錯是什么?”小媛:“我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去獲得關注。”咨詢師:“這種不恰當的方式帶來了什么?”小媛:“雖然我想被注意,我想融入他們,可在他們的角度會覺得我很裝、很做作。”對話使問題的來龍去脈漸漸清晰,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改善。
首先,學習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幫助小媛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小媛表示跟我聊天很舒服,她希望每天都來咨詢室。我基于此詢問她為何覺得特別舒服,她表示覺得我特別了解她,也很有耐心,每次走出咨詢室都輕松許多。我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應該如此,抱有同理心,有耐心,會傾聽,尊重對方,給對方時間和空間梳理自己。”小媛反思以后發現,自己想要融入集體,做出的行為卻是大家所厭惡的,所以得不到大家的喜愛。我教給小媛一些交友技巧,幫助她處理人際關系:(1)真誠對待,面對朋友的問題,以朋友的利益為出發點做出反饋;(2)愿意為朋友付出,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這比說話更能增加朋友對自己的信任;(3)發現朋友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自己的贊美;(4)保留自己的個性,不要為了討好朋友而喪失自我,同時也允許朋友堅持自我。
其次,正確表達自己的態度,處理情緒問題。
小媛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被忽視、被欺負,有些同學會對她多加指責,她的任何一個細微的行為都會被詬病,但她采取了消極的處理方式——默默忍受,由此產生的消極情緒卻無法排解。我告訴小媛,心情不好的時候,首先要問自己怎么了,是憤怒、煩躁還是生氣。然后再問自己,發生了什么事,是被排擠還是被指責。再問自己是怎么想的,真討厭還是真無能。接著問自己還能做些什么,最后問以后要怎么辦,從覺察情緒開始,一步一步找到問題的根源。即使當時沒有有效解決,下次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四、咨詢反思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時期最為重要的任務,每個青少年在此階段都或多或少會遇到問題,這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完善人格的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等有重要作用。同伴交往以及情緒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需要各個擊破,如此才能幫助他們慢慢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咨詢持續兩個月后,小媛主動提出結束咨詢。我問她:“你準備好了嗎?”她說:“我不是很清楚有沒有準備好,但我知道問題在我自己身上,我需要時間調整,也需要給同學時間。”是啊,成長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時時刻刻在準備,又時時刻刻會面臨挑戰。隨時調整自己,不懼挑戰,就是對成長最好的準備。
(江蘇省海門中學 蘇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