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濤志
(大河口自然保護站,甘肅 張掖 734500)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林業作為我國生態產業的基礎性環節,與我國生態環境關系密切,從林業生態視角下,切實保護天然林的存續與發展,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天然林是我國林業生態中的重要資源,對于維持和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多樣化,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因此,在林業生態視角下積極保護天然林,對于我國生態資源管理和生態機能調節都有著鮮明的意義。
林業資源通常被稱為地球的肺部,原因就是林業資源,尤其是天然林資源能夠對于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溫室氣體起到轉化的作用,能夠充分實現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具體到我國的林業生態實踐而言,天然林的面積占到總林業生態面積的60%以上[2],在碳資源的儲備上,是我國農田的50倍以上[3]。我國的天然林具有發展歷史長的特點,經過數十年以上的自然孕育發展,已經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生態調節鏈條,可具備的開采潛力高,對于區域內部,尤其是以甘肅為代表的內陸區域具有積極的生態調節價值。總體而言,我國的林業資源儲備量豐富,并且近年來總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整體林業生態的結構合理發展勢頭向好。
當前在我國甘肅等省份,水土流失問題仍是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而天然林對于水土保持具有積極而鮮明的作用。當前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大于350km2,已經超過了我國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4]。同時由于過去片面強調發展經濟,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問題較為嚴重,導致我國天然林退化水土流失,而天然林的防護功能恰恰能夠彌補這一問題,充分維護區域內部的生態系統平衡。
天然林資源的保護有助于保持水土的基礎上,對于區域內部生物多樣性的維護也有好處。在林業生態的視角下,維護天然林有助于保持當地豐富生物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引入豐富的生物實現區域內自然平衡,推動生物環境圈格局的構建。
林業生態視角下,開展天然林保護工作有助于推動綠色經濟的充分發展,從長遠角度來看有助于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天然林的保護首先有助于實現農業產業經濟結構的充分調整,進而實現整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完善和調整,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我國當前已經走向了法制化的階段,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林業生態領域也是如此,我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等多部專門針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為我國的天然林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從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法律也有部分新問題難以涉及到,因此應當將法律法規與政策相結合。當前在林業生態視角下,充分實現管理模式創新,制定更加符合當下天然林發展形勢的保護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實現依法管理天然林,另一方面有助于保護天然林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針對不同區域的具體實踐,制定因地制宜地制定天然林保護政策。
當前,在天然林保護領域,資金和技術是兩個重要環節。在資金保障方面,中央和地方應當保證天然林保護資金的充足性,同時更應當保證資金來源多樣性,單純依靠政府撥款專項資金等方式難以實現天然林的長遠發展,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有助于提升天然林保護力度的同時提升社會對于天然林保護的關注度,除此以外,在財政稅收方面給予天然林保護相關領域優惠政策,積極引入服務業探索有限度的林業旅游資源開發;在技術保障方面,結合天然林自身的發展潛能,充分利用生態循環的特征加強上下產業鏈的開發,利用新技術開展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渠道擴展天然林保護的社會影響,實現天然林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形成良性循環。
在整個林業生態系統中,天然林是較為薄弱的環節,因此天然林相對于其他林業生態系統內的組成部分,更加脆弱。因此,必須構筑天然林災害防治體系,首先是火災問題,近年來我國森林山火等問題頻發,導致了大量的自然資源損害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一旦天然林發生火災,更會產生難以預估的經濟和生態損失,應當將火災預防納入到整個天然林保護體系當中,在火災易發的季節加大力度推行放火災宣傳工作,納入林業生態資源規范化管理體系中,保證天然林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病蟲害問題也是天然林災害防治體系中的重要環節,病蟲害問題更需要引入技術的力量,強調利用先進的科技設備實時監測病蟲害問題,形成良好的巡邏網,構筑起完善并且現代化的病蟲害防治體系,保障病蟲害信息全掌握的同時提升信息的交流力度,積極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交流病蟲害監測防治的最近動態,實現防治體系的常態化發展。
獎懲激勵體制是林業生態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在法律管理和防治體系管理的基礎上,良性的獎懲激勵體制更是必不可少的,是行動的重要保障。天然林保護中,激勵獎懲制度可以以地區為單位,也可以以林區為單位,對于良性的行為進行補償金協商制度,給予優秀典型獎勵金,反而對于火災威脅問題進行賠償等負面激勵制度,同時根據不同天然林的林區進行分級管理,管理明確責任到人的政策,保障林區的長遠發展。
總而言之,林業生態對于我國未來長期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天然林作為林業生態中重要組成部分,更應當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天然林對于我國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持等領域有著重要意義,在林業生態視角下,應當從制定完備的天然林保護政策,構筑天然林災害防治體系和推行完善獎懲激勵體制等環節入手,協調好經濟發展和天然林保護之間的關系,積極推動我國林業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