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雁
(河南省商丘環境監測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比較復雜的,相關部門不僅要在財力、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給予支持,還要從農民自身環保意識出發,加強環境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工作,這樣才能使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開展。本文我們首先將從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難點,以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專業人員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從而促進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地區無論在總體經濟方面,還是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農村生態系統的發展卻不容樂觀,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出現,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就可能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產生影響,下面我們將對現階段農村環境保護的難點,與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相對來說,農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是比較低的,因此環保意識,以及環保觀念也相對比較匱乏,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了生活垃圾亂扔亂放,或者秸稈亂焚的現象。在農種時期,農藥的塑料瓶以及塑料袋是比較多的,如果不對其進行妥善處理,那么不僅會造成白色垃圾,還可能對綠植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可見,由于農民缺乏環保意識,因此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難度是非常大的,要想順利完成此工作,首先就應對農民自身的保護意識進行加強。
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相關部門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積極的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呈現高速發展趨勢。并且,農村畜禽養殖業逐漸從個體經營,走向規模化、集體化的養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養殖業每天都會生產出大量的畜禽糞便,而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外界,或者處理不當都有可能造成嚴重污染,對于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不利影響。因此,要想順利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就應對畜禽養殖業管理工作進行加強。
村鎮對環境保護思想的認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設能力起點是比較低的,缺乏科學的規劃。在傳統思想模式下,環境保護工作無法順利開展。一些人認為要想發展農村經濟,就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種錯誤的思想,雖然是站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上來看的,但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確實農村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只有保障生態環境建設,那么整體的發展才能夠得以推進。并且,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沒有對專門的環保機構,以及環保規劃進行設立,環境宣傳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農村環境保護經費短缺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很那得到進展[1]。
環境保護意識較低,是影響我國農村地區環境的主要因素。因此,相關部門應采取多種手段,對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行加強。首先,可以通過印發手冊或者村廣播的形式,讓農民對當地環境污染程度,以及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解,給農民敲響警鐘。其次,可以定期組織農民開展座談會活動,采取演講或者講座的形式,對農民進行環保教育工作,從根本上影響農民的環保意識,從而實現農村全體人員環保意識提高的目標。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可以給農民介紹,或者推薦綠色生產、有機種植、清潔生產以及生態養殖技術等環保生產手段。采取多種手段,從各個角度對農民的環保意識進行提高,進行可以加深農民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理解,還能夠促進特殊農業生產的形成,從而在農村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保障農業生產效益與質量[2]。
現階段,我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與農村環境問題以及污染治理要求,不能很好的適應,并且農村環境污染的相關責任也很難界定,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也無法提高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因此,相關部門應對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將城市環境保護與農村環境保護,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從而對農村環境保護法規體系進行建立,對農村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且加強相關監督工作,這樣才能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3]。
要想使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置建設加快由于完善,就要保障相關的資金投入,從而對一些科學有效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進行引進,實現農村環境保護現狀的改善。因此,要對資金渠道進行拓展,采取多種措施將農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落實。首先,要加強對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了解,從而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環境保護投入方面的資金支持進行積極的申請。其次,要與上級政府部門開展積極的溝通工作,對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專項資金進行申請,如養殖場污染處理專項資金、農村垃圾處理專項資金以及農村飲用水水源污染專項資金等等,這一措施可以使農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得以落實,從而引進更多的先進環境污染治理設備,實現農村環境治理的目標。除此之外,農村地區相關領導也要加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建設,對一些社會投資進行鼓勵與爭取,對農村環境保護資金的投入,進行多個方面以及多個角度的分析,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環境保護資金進行落實[4]。
不合理的農業生產,給農村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地膜的使用以及農村畜禽養殖業規模的擴大,都是導致農村污染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通過上文中對農村環境污染產生原因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要想使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就要提倡生態農業發展,這也是解決現階段農村環境問題的基本途徑。首先,應對農民在農業生產期間,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指導,對測土配方施肥方法進行推廣與普及,并且鼓勵農民,使用一些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生物農藥,促進農業生產期間農藥殘留問題的減少。其次,在進行農業生產期間,還要對科學技術方面進行加強,對種植養殖生態格局進行建立,要對生產中污染嚴重的農藥以及化肥減少使用量。除此之外,也應加強農村養殖業的管理,將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以及有機食品生產等項目,與禽畜污染污染農村環境質量問題結合在一起,從而將這些項目在農村地區進行推廣與宣傳,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與進步。
農村生活垃圾是比較多的,并且比較難處理,如一些無法自然降解的塑料、電子產品或者其他廢棄物,是很容易導致白色污染問題產生的。因此,在農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期間,要集中處理生活垃圾,并且在處理之前,應對垃圾進行明確分類,從而避免生活垃圾二次污染的現象出現。其次,在處理農村生活垃圾過程中,還可以對一些新技術進行引用,對一些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與利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垃圾污染現象的產生,還能為為田地與魚塘提供一些更加生態的肥料。除此之外,農村相關部門應對可持續垃圾處理機制進行建立,可以通過承包等形式,將農村生活垃圾交由專業化處理公司進行處理,這樣既可以保證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有利于垃圾的合理利用,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一直呈現高速發展趨勢,尤其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們通過調查與分析,卻可以發現,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愈加嚴重,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將對農民的生產與生活環境造成影響。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保證,也是人們生活健康的關鍵,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那么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地區居民。因此,本文我們對現階段農村地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以及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具體探究了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措施,從文中可以了解到,要想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強環境保護力度,重視生態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這樣才能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