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是促進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迫切地需要大量相關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能夠掌握東南亞文化和語言的高端人才,但與此同時,我國“小語種”人才供給的能力難以與實際需求相匹配,小語種服務能力嚴重匱乏,因此,如何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小語種人才為“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東南亞小語種;培養模式
1.引言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由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重要戰略構想,是推動中國與東南亞等國家進行雙邊貿易合作的重要舉措,有效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但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也遇到諸多問題,尤其是小語種人才的嚴重匱乏,成為阻礙雙邊貿易交流合作的關鍵因素。在宏觀需求下,各院校紛紛選擇增加小語種專業,但由于師資匱乏、理論與實踐脫節等原因導致人才輸出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積極促進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培養出符合“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多元化、國家化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2.“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東南亞小語種人才培養現狀
語言是人們溝通和交流的橋梁,是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籌碼。根據不完全統計,在“一帶一路”雙邊貿易合作中,與我國建交的國家的語言就達到了上百種,其中,90%以上的語言都是“小語種”,當前小語種人才的嚴重匱乏,歸根結底是我國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所致。
2.1師資力量不足
小語種人才培養的關鍵是需要充足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撐,然而,現有小語種教師大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缺乏語言實踐和企業實踐經驗,師資水平的薄弱成為制約小語種人才培養效果的關鍵要素。
2.2培養模式單一
目前在大部分的學校中對于小語種的人才培養,依然沿襲了以往單一的“理論+實踐”的教育模式,先上語言課,然后崗位實習,導致學生不會“學以致用”,根本難以滿足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2.3學生興趣欠缺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近年來很多地方學校都紛紛開設了小語種專業,但在教學中往往遭遇許多尷尬,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很多學生選擇小語種專業并非自己的自愿或興趣所在,而是因各種因素而被動地選擇了小語種,由于缺乏對專業的認同感,使其他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缺乏、信心不足,甚至厭學態度的產生。
3.“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東南亞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
3.1構建“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人才
“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最短缺的就是既了解對象國文化背景、精通語言,又同時兼具經濟、法律、貿易、物流等方面的“知識性”人才,尤其是能夠借助“小語種”從事國際專業領域管理與分析的“決策性”、“管理性”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為滿足國家和市場需求,在堅持“多語種”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思想指導下,開設“一帶一路”沿線小語種課程,并將“小語種”與學校某一專業結合起來,構建“小語種+專業” 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跨學科、跨院系選課,盡可能地填補專業知識漏洞,促使學生從單一的語種技能型人才逐步的走向同時兼具語種技能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轉變。同時,學校還增加對模擬同聲傳譯會議室、筆譯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等硬件設施的投入,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實戰模擬訓練,從而為學生的語言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
3.2加強復合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和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其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直接影響著小語種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在“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背景下,學校為小語種任課教師提供輪流出國訪學和定期到對象國進修的機會,使其掌握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入了解對象國的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化背景,除了讓學校教師“走出去”,還積極地實施“引進來”的策略,通過引入外籍教師擔任小語種任課教師之外,還高新聘請對象國的資深教師定期與校內教師進行研學、培訓和交流,從而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
3.3校企對接,提升小語種人才專業能力
傳統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嚴重分離,導致學生難以“學以致用”。因此,人才模式改革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實現“學以致用”。為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小語種人才的流失,學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和交流,通過“外語+商務+行業外語+跨文化交流”的聯合培養模式,讓人才培養“走出去”,同時,學校還通過將部分專業水平較高的教師和學生派到國外集中學習語言,使其能在特定的語言環境和文化氛圍中實現語言能力的快速提升,從而在短時間內有效地解決小語種專業人才的“學以致用”問題。
4.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進了中國與沿線中小國家的深度合作與發展,這就需要更多的小語種人才提供有力支撐。呼吁有關部門與學校攜手合作,統籌規劃小語種教育的發展之路,積極推動小語種教育教學模式的優化整改,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使其能成為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從而真正的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參考文獻:
[1]張義紅.“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小語種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9(05).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高專東南亞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為GXCVUJG2019B027)。
作者簡介:周小敏(1986-),女,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國際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南亞小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