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迪
2019年底一份關于“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2019)”的研究報告曾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這份榜單從2017年開始,關注中國企業的創新力與創造力。覆蓋面廣,2017年排行榜覆蓋的企業數量為80000多家,2018年增加到100000多家,2019年進一步增加到逾150000家。其中的評價指標非常全面,不僅包括專利數量和專利質量指標,還包括創新價值擴散、創新網絡宣傳等等。更與時俱進地采用大數據、網絡爬蟲等多項數字技術準確提取商標和網絡熱度等指標信息,對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生企業進行覆蓋。毫無疑問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企業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逐漸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近年來,移動互聯取代PC互聯的趨勢愈加明確。與傳統的PC互聯相比,移動互聯具有更便捷、更迅速以及更多樣化的優勢。華為、oppo、vivo、小米等生產移動設備的企業創新思維活躍,創新能力突出。伴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新媒體(以手機客戶端為主要載體)行業的發展十分迅猛,正在逐步擠占傳統媒體(以電視、電臺、書籍、雜志、報紙為主要載體)的發展空間和市場份額。如抖音、字節跳動、bilibili等新媒體企業快速成長,成為創新行業中的新亮點。人工智能成為了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所聚焦的重要領域,也是美日歐等全世界主要經濟體所力爭的前沿陣地。相應地,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數量迅速增多,企業創新活力旺盛。一方面,華為、阿里、百度、騰訊等成熟企業正在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一大批成長型企業嶄露頭角。
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領域,創造力也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地產是人們持續關注的行業,整個行業在不斷尋求新的突破,這其中北京周邊的秦皇島阿那亞成為“旅游地產”的網紅項目,人居環境與精神需求在這里得到完美結合,源于文化藝術的創新是阿那亞的品牌價值所在;同阿那亞的創始人馬寅一樣,另一位建筑愛好者,既下山的創始人賴國平以建筑為酒店的出發點,希望在中國的行旅版圖上串起一系列風貌獨特的目的地;一向富有創造力的設計行業、家居行業,創意已遠遠不在外表的新鮮,而是對材料、功能、技術的深挖,如品牌上下,植根于傳統材料與工藝,形成屬于中國當代生活的審美體系;針對90后消費人群對潮流玩具的追捧,異軍突起的泡泡瑪特引領了全新的行業和消費,快速發展成潮流玩具界的頭部企業,他們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推陳出新,不斷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
除了新興領域,傳統品牌也有著令人驚喜的轉變。“三十而立”對于一個品牌來說已經是幾經蛻變的旅程,李寧在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的試煉中找到傳統與潮流融合的方向;在過去的十年與未來的十年,智能電動汽車是全球范圍內最受關注的主流產品形態,像東風汽車這樣的傳統汽車企業也開始著手新能源、智能化的布局;而歷經三百年風雨滄桑的同仁堂也將歷史厚重感向潮流年輕化轉變,推出全新線下體驗品牌“知嘛健康”,以全新形象全面迎接“新零售”的消費趨勢。
經過梳理和觀察,我們發現“中國創造”已經漸漸不只是一個目標,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在地在我們的生活中悄然生發,我們也在一個個生活場景中習慣這些產品的存在,無論是一部手機、一輛汽車、一臺電視、一件衣服,或是一個App應用、一個購物平臺、一部熱門網劇……“中國創造”已經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果問究竟什么是“創造力”,那么一個簡單公允的定義常常被引用:創造力要體現在創造出新的、有用的產品。這產品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也可以是各種精神產品,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國企業從不缺乏創造力,而是缺乏有影響的創造力,缺乏形成產業規模、缺少持續創新的環境與嚴謹科學的創新流程的創造力。而今天的“中國創造”正從規模化、可持續性上突破,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