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信喜 王路陽

九月底,五條人樂隊到阿那亞演出,把“樂隊的夏天”的熱度延續到了北方海邊的秋天,引起了全國各地的樂迷前往看演出的小熱潮,也讓阿那亞又紅了一回。對于“紅”這件事情,阿那亞已經習以為常,孤獨圖書館和海邊禮堂都建戰于2015年。作為阿那亞的標志性景點一炮而紅,為這個海邊的旅游地產項目帶來了四兩撥千斤的宣傳狂潮。隨后,阿那亞一系列的現代建筑在海邊崛起,這里幾乎成為中國青年建筑師作品的展示場,也為這個地產項目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網紅”熱度。但是作為項目領頭人的馬寅卻說他并不喜歡“網紅”這個概念,也無意做“網紅”:“可能一開始做了一些東西,讓大家認為是有網絡熱度的,但是這里面不見得全是‘網紅。比如圖書館,我不認為它是網紅建筑,因為它有它深刻和內涵,這么多年過去了仍然還有獨特的影響力和持續性,這就已經不是網紅的邏輯了,我覺得容易復制的叫網紅,網紅的東西是短暫的,兩年以后你不會覺得那東西再吸引你了。我們現在做的建筑,我覺得還是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包括如恩做的阿那亞藝術中心,我覺得是個經典,而不是網紅。”
馬寅正式進入到阿那亞這個項目是在2013年,他到今天也不諱言當初是因為承受了行業的滅頂之災,為了生存,才轉型成服務型地產項目,把更多文化、藝術、生活、服務的內容加入進這個地產項目,如今的阿那亞才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如今,秦皇島阿那亞
還在不斷擴大大面積,金山嶺阿那亞已經開盤,三亞阿那亞已經逐漸成型,“我們不希望做簡單的復制,因為對于阿那亞來說,核心競爭力是創新,我們最有價值的是創新,不是說這個項目做成了,我們就可以把這項目復制到各個地方去。這種創新,我覺得來源于文化藝術帶給我們的很多啟發?!瘪R寅說他認為審美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產品美學。把一個杯子做得好看,把一個托盤做得好看,把一個酒店開得好看,這是個體的美。到了第二階段的時候,就是空間美學和生活美學融合的階段,應該考慮和諧的向題。在這個空間里假設杯子好看,桌子也好看,放在一起不和諧也不行,需要的是一個整體的美。社區也應該是這樣的,不能處處都是高潮,處處都是網紅也不行。到了第三個階段,我覺得可以叫生命美學的階段,也就是說你會發現在這里人和空間特別和諧,用天人合一來講有點大。”
在不斷向第三個階段的美學前行的阿那亞對于未來又有什么創想呢?“我又想了一個藝術教育主題。我拿了一塊新的地,聯系30個大學,都給他們發邀請了,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還有建筑學院。我可以幫他們蓋一系列建筑,里面有音樂廳、畫廊、體育館、圖書館。學生們可以住在這里,接觸自然,體驗小鎮上的生活。同時我們鎮上的居民,也可以利用這些音樂廳的設施,整個社區里居住的人大家共享一。我想象的將來假如我住在這個小鎮上,我覺得特雖美好,推門出來就看見都是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有點像海德堡那樣的大學城,或者有點劍橋大學城,就是沒有圍墻的,學校和社區融為一體的狀態。那些圖書館、自習室都可以共享。在這個小鎮我作為一個居民,也可以去自習室,去圖書館,我也可以跑到音樂廳門口看他們的排練,這是我覺得特別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