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江
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主泵是核電站一回路中唯一旋轉的主設備,用于驅動反應堆冷卻劑流動帶走堆芯熱量并通過蒸汽發生器傳遞給二回路,產生的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轉動產生電能。為了保障核電站正常運轉,主泵既需要在正常工況下連續穩定運行;又需要在不同的事故工況下可靠的實現特定的運行要求。由此可見,主泵的可靠性直接關系到核電站的安全。
商用核電起步于1955年,主泵的起步早于商用核電,與軍用核電一同起步,主泵最早的時候由屏蔽式主泵開始發展的并逐步向軸封式主泵過渡,目前世界上主泵主要是軸封式主泵,屏蔽式主泵應用范圍略窄。
表1 世界主泵發展歷程
當前世界范圍內幾種主要的幾種核電主泵泵型如下所示,每種主泵都有各自的技術特點,也代表一種技術流派。
國內外核主泵市場主要是幾大國外制造商的角力場,競爭激烈,世界范圍內的制造商主要有:美國EMD、法國JSPM、德國KSB、日本三菱、奧地利ANDRIZ、瑞士Sulzer、前蘇聯蘇梅廠/俄羅斯圣彼德堡機器制造中央設計局、比利時ACEC、美國Byron-Jackson、美國Bingham-sillamette limited、日本東芝等。
國內的核主泵國產化起步于2000年以后,國內供應商主要是的哈電動裝(國有獨資)、上海電氣凱士比(合資)、東方法馬通(合資)、沈鼓(國有獨資),其中,上海電氣凱士比、東方法馬通機加能力有限,產能主要集中在組裝和試驗階段;哈電動裝有ANDRIZ、EMD的技術許可產能較為全面,沈鼓主要與哈電動裝聯合生產AP/CAP系列水力部件。
國內廠家主要為合資公司或者承接國外制造商技術許可進行生產,國內核主泵產業目前處于加大研發投入階段,受國內核電項目審批放緩的影響,國內幾大核主泵供應商的前期大量產能及研發投入空轉,經營風險增大。
還有一些企業,例如浙富水電在投入研發四代快堆液態金屬核主泵;例如上海鍋爐廠與佳電聯合布局高溫氣冷堆主氦風機[1]。
三代核電是當今世界已開發并建設的技術最先進的一代核電,三代核電所用主泵也代表了最先進的技術。以三代核電所用某型主泵為例介紹一下主泵結構、技術等情況[2]。主泵主要由以下幾大部套構成:水力部件、軸系、軸承、密封、泵殼泵蓋、輔助系統、電機支撐、電機等幾大部分組成,這幾大部套又可以細分為眾多的子部套。下邊對幾個重要部套分開進行詳細介紹。
該型主泵水力部件主要由以下幾種零件組成:水力部分的葉輪、導葉、葉輪罩;輔助部分的隔熱體、折流管、水導軸承、密封室等;水力部件是主泵的主要功能部件,是保障主泵性能的直接零部件,屬于核一級、質保一級零部件。
主泵軸系主要由以下幾大部件組成:泵部分的泵軸、聯軸器、可拆軸;電機部分的電機轉子;三代核電站60年壽期需要主泵穩定運行并且對振動要求比較高,泵電機轉子與泵軸是剛性連接。泵軸零部件精度、動平衡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泵軸跳動檢查/動平衡執行ISO1940G1.6要求,整個泵軸動平衡前,需要對葉輪、上下半聯軸器、中間軸進行單體動平衡。保證了主泵工頻的振動分量的達標[3]。
推力/徑向軸承為主泵的核心部件,也是各種型號主泵的核心部件。推力軸承是承擔主泵轉子軸向載荷的,低壓工況承擔轉子自重,高壓工況承擔葉輪的水推力。主泵正常運行時,頂油泵會為推力軸瓦提供頂軸油,保證摩擦副的正常潤滑。主泵危機工況時(特別是斷電工況),在喪失頂軸油后,主泵需要惰轉一定的時間排走堆芯余熱,這是對推力軸承真正的極限考驗,這時軸瓦處于邊界摩擦、干摩擦階段;要保證主泵惰轉停機后能夠正常再次啟機。
主泵關鍵部件-三級動壓密封,動壓密封式軸封型主泵的設計核心理念。該密封通過密封環面的波形強制注入水向承壓邊界外流動泄露通過可控的微小泄露來保持承壓邊界的完整性。動壓密封是損耗件,需要定期更換。
當今,從世界范圍看,幾大實力雄厚的NSSS成套設備供應商、主泵制造商在主泵產品上都是以主泵總機廠來給自己定位的,掌握主泵總體設計與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制造,集中精力去掌握主泵總體的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研發。每種技術流派主泵都不是一簇而就突然出現的,都是小步慢跑、逐步優化改進的。在核電技術的逐步發展下,對主泵的要求越來越高,主泵的設計思路也逐漸趨向一致,但仍有各自的技術特點,在我國核電大發展的形勢推動下,我國主泵從引進到自主發展也將走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