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據廣西農業科學院網站有關消息,5月27日,博白縣新業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首茬火龍果豐收上市。據現場測定,示范基地單茬鮮果每667 m2產量達2 127 kg,果實成熟期較自然成花結果提前38天。而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有53戶,種植面積200 hm2,今年實施“一年三茬”技術項目的面積33 hm2,預計第一茬果總產量為600 t,產值近1 500萬元。
據悉,廣西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火龍果產業扶貧專家服務團組織專家深入博白縣、平果縣等貧困地區開展科技扶貧服務,主推新研發的成果“火龍果一年三茬產期調節栽培技術”。該技術項目屬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優勢特色水果生態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子課題,創新技術規程,包括火龍果春提早、夏錯峰、秋延后3個茬次的栽培關鍵技術,項目旨在研究火龍果反季節成花誘導,并得出火龍果植株狀態調整、周年栽培措施銜接配合等關鍵技術。該技術在多個示范基地大面積應用顯示,效果顯著。針對博白縣的成功經驗,專家建議,將結合當地下一步的萬畝火龍果基地發展計劃,拓展該項技術,并進一步加強在新品種選擇、種植管理模式上的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