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農學院學報》2020年第3期《不同施藥方式下烯啶蟲胺對蘋果黃蚜及非靶標昆蟲的影響研究》(作者寇弘儒等)報道,為了明確不同施藥方式對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對非靶標昆蟲種群數量的影響,以常規噴霧和樹干注射2種方法施藥,調查烯啶蟲胺施藥后蘋果黃蚜和非靶標昆蟲的田間動態變化。
結果表明,藥后7天內,噴霧法對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顯著高于注射法,注射法第14天的防治效果與噴霧法第7天的防治效果相當,差異不顯著。噴霧法對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在藥后7天達到最大值,施藥后14天內的平均防治效果為92.37%±2.58%;注射法對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在藥后14天達到最大值,施藥后14天內的平均防治效果為63.34%±2.29%;在藥后14天,注射法施藥區瓢蟲蟲口數量極顯著大于噴霧法的瓢蟲蟲口數量。綜上所述,烯啶蟲胺用于防治蘋果黃蚜,采用噴霧法防治效果的速效性優于注射法,注射法對非靶標昆蟲保護性好,兩者的持效性相當。綜合評價認為,25%烯啶蟲胺可溶性粉劑注射處理為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