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介宏,閆文薈
(1.鹽城市鹽都區經濟作物技術指導站,江蘇鹽城224002;2.鹽城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鹽城224002)
春風886是由鹽城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選系ZH179與ZH03組配選育而成。母本ZH179為2007年秋起,在鄭58繁殖田中選擇雜株做材料,經6代連續選株自交于2010年育成。父本ZH03是2005年夏季,用先玉335雜交種做基礎材料,經6代連續選株自交于2008年育成。2010年開始組配ZH179×ZH03,2011年正季鑒定,綜合性狀優良,雜種優勢明顯,2012—2014年參加公司組織的品比試驗,增產顯著。2015年以春風886為代號參加江蘇省普通玉米預備試驗,2016—2017年參加江蘇省普通玉米區域試驗,2018年參加江蘇省普通玉米生產試驗,表現出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2019年6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玉20190002)。春風886適宜在江蘇淮北地區夏播及淮南地區種植。
春風886屬中熟普通玉米品種。江蘇淮南地區春播全生育期121 d,江蘇淮北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5 d。葉鞘紫色,子葉橢圓形,葉色綠色,葉緣淺綠色,生長勢強。株型半緊湊,莖稈粗壯,根系發達,抗倒性好。江蘇淮南地區通常株高269 cm,穗位高107 cm,成株葉片19張,倒伏倒折率2.3%;江蘇淮北地區通常株高278 cm,穗位高101 cm,成株葉片19張,倒伏倒折率1.0%。花藥紫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軸紅色。江蘇淮南地區通常穗長17.1 cm,穗粗5.0 cm,禿尖長1.4 cm,每穗15.6行,每行30.2粒,千粒質量355 g,出籽率84.9%;江蘇淮北地區通常穗長18.7 cm,穗粗5.0 cm,禿尖長0.7 cm,每穗14.9行,每行32.3粒,千粒質量370 g,出籽率86.4%。籽粒黃色,半馬齒型。
2016—2017年參加江蘇省普通玉米區域試驗:淮南地區2年區試平均產量584.6 kg/667 m2,比對照蘇玉29增產12.9%,淮北地區2年區試平均產量671.5 kg/667 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3%。2018年參加生產試驗:淮南地區平均產量620.5 kg/667 m2,比對照蘇玉29增產12.6%,淮北地區平均產量590.9 kg/667 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3%。試驗證明該品種綜合性狀好,產量高,增產潛力大。
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于江蘇淮南地區,其容重739 g/L,粗蛋白含量11.19%,粗脂肪含量3.23%,粗淀粉含量73.00%,賴氨酸含量0.32%;于江蘇淮北地區,其容重772 g/L,粗蛋白含量10.59%,粗脂肪含量3.67%,粗淀粉含量74.10%,賴氨酸含量0.29%。
主要表現在抗倒性和抗病性。該品種莖稈粗壯,根系發達,抗倒性好。其抗病性也較好。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接種鑒定,在江蘇淮南地區抗大斑病,中抗瘤黑粉病、南方銹病;在江蘇淮北地區中抗大斑病、莖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
適宜在江蘇淮北地區夏播及淮南地區種植[1]。
由于玉米新品種春風886生長勢強、植株健壯、根系發達,因此,應選擇中等肥力以上、地勢平坦、土質疏松、通氣透水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播種前進行旋耕滅茬,精細整地,要耕透耙細壓實,做到地面平整,耕層土壤松軟、細碎,以利于種子發芽出苗和幼苗生長。整地后,開好內外三溝水系,確保“三溝通暢”,達到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要求。
3.2.1 種子處理。為提高種子質量,播種前應精選種子,選用粒大、飽滿健壯、外觀一致、發芽率高的種子,除去病粒、破粒、雜質。為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播種前應選晴天曬種,以達到苗早、苗齊、苗壯的目的。為確保一播全苗,播種前選用玉米專用拌種劑拌種,既可防治地下害蟲,又可預防苗期病蟲危害,保證苗全、苗齊、苗壯。
3.2.2 適期早播。適期播種是玉米獲得高產的關鍵環節。播種過早,易造成低溫爛種、出苗不齊;播種過遲,成熟期推遲,易導致玉米不能安全成熟,影響籽粒品質和產量。當地表5~10 cm深處地溫穩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以提前播種。為避免或減輕玉米粗縮病的發生,根據灰飛虱的發生規律,玉米播種期盡量避開灰飛虱發生高峰期。一般春播4月上中旬、夏播6月中下旬播種為宜。在適宜播期內,抓住農時,盡量做到趁墑搶墑適時早播,以保證苗早、苗全、苗齊、苗壯。播種量控制在2.0~2.5 kg/667 m2。
3.2.3 足墑播種。足墑播種是玉米一播全苗的關鍵,也是奪取高產的重要措施。播種前若墑情不足,應造墑播種或播后澆蒙頭水,以利播后種子發芽,確保正常出苗,一播全苗。
3.2.4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產的最關鍵環節,要實現玉米高產必須保證足夠的穗數。春風886株型半緊湊,適宜種植密度為留苗4 000~4 500株/667 m2。根據當地玉米生產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種植密度。春播宜稀,夏播宜密;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播種方式:采用等行距或寬窄行播種。等行距一般為60 cm,寬窄行一般為寬行80 cm、窄行40 cm。播種深度3~5 cm為宜,墑情適宜時淺播,墑情不足時適當深播。播種時要做到深淺一致,覆土均勻。
3.3.1 化學除草。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噴施50%乙草胺乳油120~130 mL/667 m2,進行地表封閉處理,防除苗期雜草。若苗前除草效果不佳,可在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噴施19%煙嘧·莠去津懸浮劑200~240 mL/667 m2,進行莖葉處理。對化學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塊,也可結合中耕進行除草壅根。
3.3.2 間苗定苗。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適時間苗、定苗。在幼苗3葉1心時開始間苗,多次間苗,去弱苗、病苗、雜苗;5葉1心時進行定苗,留壯苗、健苗、齊苗、純苗;缺苗斷壟的地方,相鄰處可留雙株,確保苗全、苗勻、苗齊、苗壯。補苗時可以帶水補種或帶土移苗。
3.3.3 中耕培土。玉米一般可進行3次中耕。齊苗后結合除草進行第1次中耕,定苗后結合追施苗肥進行第2次中耕小培土,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后進行第3次中耕大培土。這樣既疏松了土壤,又有利于除草、保肥、保墑、防倒、排澇。
3.3.4 科學施肥。春風886玉米植株高、根系發達、穗大粒重,需肥量大。施肥時應做到施足基肥、適施苗肥、重施穗肥、補施花粒肥,N、P、K配合使用。一般施純氮20~25 kg/667 m2。施肥方式為溝施或穴施,深施后埋土澆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1)施足基肥。施足基肥是獲得高產的基本保證。結合整地,一次性深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 000~1 500 kg/667 m2和45%復合肥50 kg/667 m2,既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又可有效促進苗期植株健壯生長,促壯苗早發。2)適施苗肥。春風886植株高大,穗位高,苗期應加強中耕,適當控制肥水,在玉米拔節前,可適當追施尿素5~6 kg/667 m2,以促根壯苗。3)重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要重施穗肥,一般追施尿素20 kg/667 m2,為果穗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以促穗大粒多,保證產量。4)補施花粒肥。在玉米籽粒灌漿期追施花粒肥,一般追施尿素6~7 kg/667 m2,以增加千粒質量,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
3.3.5 及時排灌。玉米生育期間,如果土壤干旱缺水時要及時澆水,雨天造成田間積水要及時清溝排水,保證雨后田間無積水。玉米大喇叭口至灌漿期是玉米的需水臨界期,要防止出現干旱。如遇干旱,應及時澆好灌漿水,增產效果明顯。玉米生長后期也應注意排澇,以免根系窒息澇死。
3.3.6 病蟲防控。玉米苗期用3%辛硫磷顆粒劑6 kg/667 m2拌細土撒施植株根部或用90%的晶體敵白蟲1 500倍液灌根,防治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確保苗全苗齊;用撲虱靈、吡蟲啉等藥劑多次噴施幼苗和四周雜草,防治灰飛虱,切斷粗縮病的傳播途徑,預防玉米粗縮病的發生。大喇叭口期使用80%的敵敵畏乳油或Bt乳油800倍液灌心,防治玉米螟,確保優質、高產。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和莖腐病、玉米紋枯病等病害。在玉米生長期間還應注意蚜蟲、黏蟲的防治,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40~50 mL/667 m2噴霧防治[2]。
玉米苞葉干枯、籽粒變硬、乳線消失、籽粒基部形成黑粉層為其成熟標志,此時即可收獲,但在不影響下茬播種的前提下盡可能晚收,以保證籽粒的充分灌漿和成熟,增加粒質量,提高產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