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建
(大同煤礦集團鐵峰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當巷道在采空區下掘進時,特別位于上覆采空區遺留煤柱下方時,巷道圍巖處于高應力區,圍巖應力大,掘進后巷道圍巖控制困難。南陽坡煤礦5#層5111 巷位于3#層煤柱下方高應力區內,在回采過程中還要受到動壓的影響,按現行支護方案巷道存在嚴重變形及破壞的可能性,可能出現頂板大量下沉、底板嚴重鼓起、兩幫快速移進和炸幫等現象,同時巷道掘進速度緩慢。因此急需提出合理的支護形式,優化錨桿、錨索設計參數,來解決高應力區內受采動影響下巷道大變形及破壞問題,同時提升巷道掘進效率。
鐵峰煤業南陽坡煤礦5#煤層賦存較為穩定,厚度10~12 m,煤層頂板以泥灰巖、泥巖以及細砂巖為主,底板為粉砂巖。5111 回采工作面平均埋深185 m,開采的5 號煤層傾角平均6°,設計走向、傾向長分別為892 m、180 m。該回采工作面上覆為3 號煤層采空區,5111 巷位于上覆3 號煤層保護煤柱下方。
5111 巷原計劃支護采用錨網索+工字鋼支護方式,具體支護參數見表1。

表1 巷道原支護參數
針對5111 巷原始支護方案,結合巷道掘進圍巖巖性特征,對巷道支護參數進行優化。通過提升錨桿、錨索支護強度,充分發揮圍巖自身承載能力,從而取消工字鋼架棚,簡化巷道支護流程。
具體初始改進設計為:
頂板錨桿規格為Φ22 mm×2.4 m,間排距為0.9 m×1.0 m。
頂板錨索規格為Φ17.8 mm×6.3 m,間排距改為1.8 m×2.0 m,每排3 根錨索。
在采面幫與原支護采用的錨桿規格一致,在煤柱幫由螺紋鋼錨桿改為玻璃鋼錨桿,每幫由2 根錨桿增加至3 根,間排距改為1.2 m×1.0 m。
采用FLAC3D軟件對改進支護的巷道變形量進行分析,得知頂板、底鼓、巷幫移近量最大分別為122 mm、43 mm、275.3 mm。巷道周邊巖層塑性區分布范圍在0~1.2 m 之間,處于錨桿支護范圍內,同時錨桿受力較為合理,優化后頂錨桿最大屈服強度500 MPa,優化后的支護方案可以滿足5111 巷穩定性需要。
依據5111 巷初始改進后的模擬結果及巷道圍巖地質條件,最終形成巷道優化支護方案。巷道支護采用錨網索+鋼托盤+W 鋼帶方式,具體見表2,巷道支護斷面如圖1 所示。

表2 支護優化后參數

圖1 巷道支護優化后斷面
采用優化后的巷道支護參數掘進巷道后,每隔20 m 布置一個監測站觀測巷道圍巖變形情況。具體巷道支護參數優化前后的圍巖變形如圖2、圖3所示。

圖2 巷道原支護參數圍巖變形情況
巷道在原支護參數下頂底板、巷幫最大變形量為355 mm、332 mm,支護參數優化后,巷道頂底板、巷幫最大變形量降低至48 mm、32 mm,圍巖控制取得顯著效果。優化后的巷道支護參數可以保證巷道圍巖穩定,省去架棚環節,減少巷道支護耗時,提升了巷道支護效率。

圖3 巷道支護參數優化后圍巖變形情況
對5111 巷原支護采用錨網索+金屬架棚方式無法有效應對采空區煤柱下方巷道的高應力集中,在綜合分析基礎上,通過采用提升錨桿、錨索支護強度,用單一錨網索支護代替架棚支護,充分發揮圍巖自身承載能力,取消工字鋼架棚,簡化巷道支護流程。優化后的巷道支護工藝及參數不僅可以降低巷道圍巖變形量,同時省去架棚環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