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棟 李忠華
(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工程處,江蘇 徐州 221006)
黃山煤業有限公司15101 首采面回采期間,采用一次采全高支架,經過一段時間回采,15#煤頂板(1.41 m 黃泥頂)極難控制,經常出現架前漏冒,且遇水泥化,極難篩選,影響煤質。經研究決定更換一次采全高支架改為留部分頂煤的小支架,要求對原工作面進行收尾,撤出原有“三機”。由于黃山煤業井下特殊的地質條件,15#煤頂板極其不穩定,采用常規回撤方法無法確保實現安全回撤。
15#煤層平均厚度4.45 m,煤層結構簡單,含夾矸,傾角0~11°。偽頂:0~1.41 m 厚,碳質泥巖,局部相變為黃泥層;無直接頂;基本頂:5.45~8.15 m 厚,K2 灰巖。直接頂及基本頂裂隙極其發育,隨采隨落,經常在架前漏冒。
15101 采煤工作面位于一采區,可采長度1205 m,面寬240 m。設備配備: MG600/1505-WD 型電牽引采煤機;ZZ11000/24/50D 型液壓支架,共139 架,其中機頭架和過渡架共6 架;刮板輸送機均選用SGZ960/2×525 型。
局部地段采高較大、機頭段頂板破碎、工作面運輸機不平,無法進行上網,預計需向前推進5 m調整工作面。
調整要求:工作面調整至運輸機平緩過渡,嚴禁出現臺階,確保運輸機平穩運行。調整支架仰角,保證工作面所有支架上仰5~7°,運輸機橫向水平,保證兩巷平行推進,并逐漸降低采高,采高控制在3.5 m 左右。
1~130#支架段分層人工風鎬刷掘小巷,鋪雙層金屬網、上繩,工作面整體上網長度15 m,鋼絲繩排距0.8 m,鋼絲繩布置不少于16 根。
2.2.1 鋪聯網
液壓支架打出前探梁和護幫板,開始進行初次上網。工作面液壓支架上菱形網,端頭、尾必須將菱形網置入超前內,并與巷道外幫網拉緊掛好,網與網壓茬搭接100 mm,網片連接使用16#鐵絲,每100 mm 連接一道,雙絲三扣綁扎擰緊鎖邊。先將該區段內割煤并打出前探梁、護幫板,機組停至機尾開始初次上網,每三組液壓支架上一根廢舊2 寸水管,將菱形網對折后掛在水管上部,并用10#鐵絲固定,然后將菱形網長邊100 mm 相連,作為引網。上第一趟網前,先將液壓支架上部浮矸清理干凈,保證上網質量。
引網下部直接聯雙網,人員站在刮板輸送機內聯網(刮板輸送機、采煤機必須停電閉鎖)。長邊搭接100 mm,短邊搭接100 mm,每100 mm 連接一道,采用雙絲三扣,擰緊鎖邊,雙層網一直鋪到液壓支架后垮落巖石壓住網片1 m。
2.2.2 上鋼絲繩
在掘進巷道期間,將鋼絲繩直接固定在頂網上部。第一趟鋼絲繩距離第一次擴掘工作面側網邊3 m 位置開始鋪設,平行于工作面,用于與機尾側鋼絲繩連接。然后每800 mm 間距鋪設一趟鋼絲繩,共上16 趟,鋼絲繩為Ф32 mm。
鋪設方法:待每次工作面掘進完成后,將鋼絲繩平行于工作面拉直,聯到頂部網片上部,間距800 mm。鋼絲繩與金屬網每隔300 mm 聯一孔,每孔雙絲三扣。
上繩要求:鋼絲繩隨頂網一起上至液壓支架上部,保證收尾結束時,液壓支架頂梁上6 趟,掩護梁上5 趟。鋼絲繩要穿過機頭過渡架,與運輸、回風順槽頂網和外幫網連接牢固,繩頭固定在巷道最外側錨桿(索)上部。
當液壓支架后網片壓至老空側1 m 后,液壓支架停止移動,前部擴掘寬3.6 m、高3.5 m、長240 m 撤架通道。出架通道使用人工風鎬擴掘,人工清煤至運輸機,經轉載機、皮帶運出。風鎬由上至下刷掘,刷掘夠一根工字鋼梁距離后停止刷掘,進行敲幫問頂,確認安全后進行永久支護。
2.3.1 出架通道施工步驟
(1)液壓支架停止移動后,將液壓支架與刮板輸送機連接銷摘開并保存好。
(2)每隔10~15 架在頂板條件相對較好地點垂直煤壁開口施工小巷,現場最多同時施工三個點。先擴掘垂直小巷,垂直小巷規格:深度3.8 m、寬度2 m、高度2~2.5 m。如圖1 所示。

圖1 15101 工作面出架通道擴掘平面布置示意圖
(3)在垂直小巷兩側擴掘出架通道上部:深度3.8 m,高度2~2.5 m。擴掘完成后對下部清掃底煤,采用人工風鎬刷掘,清掃底煤保證出架通道高度達到3.5 m。如圖2、圖3 所示。

圖2 出架通道工字鋼梁斷面布置示意圖
(4)清掃底煤期間對出架通道支護工字鋼梁進行替柱支護,保證在清掃底煤期間出架通道工字鋼梁有效支護頂板。如圖4 所示。
2.3.2 出架通道設計支護
出架通道頂板采用單體+工字鋼梁+2 層菱形網聯合支護,煤壁采用錨桿+菱形網聯合支護。若頂板破碎松散、壓力大時,則工字鋼梁支護適當加密。
2.3.2.1 出架通道臨時支護
(1)支護形式:頂部采用戴帽點柱挑梁+背板+網片支護,幫部采用錨網支護。
(2)支護材料:點柱采用DW-25 液壓單體支柱2 根,柱帽采用高強聚酯纖維鞋Φ300 mm。

圖3 出架通道工字鋼梁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4 出架通道工字鋼梁支架側挑棚支護斷面布置示意圖
(3)支護方法:人工刷掘斷面高度1.5 m 時進行鋪設頂網,打設2 根戴帽點柱托起網片進行臨時支護,隨巷道斷面刷掘高度增加,及時對液壓單體進行補液,增加或更換支護點柱,滿足支護高度要求。
2.3.2.2 出架通道永久支護及布置方式
幫部錨桿選用Φ20 mm×2400 mm 高強度螺紋鋼筋錨桿,間排距800 mm×800 mm。
頂部采用戴帽點柱挑梁+背板+網片支護。工字鋼梁采用礦用11#工字鋼,垂直小巷使用長度為2000 mm,出架通道使用長度為4000 mm;木背板采用1200 mm×120 mm×50 mm;在每架液壓支架上方布置3 根工字鋼梁(頂板破碎、壓力較大地段,每架支架上方布置4 根工字鋼梁,以現場情況足夠支撐頂板而定),工字鋼梁與順槽方向平行,工字鋼梁要與頂板接頂嚴實。工字鋼梁間距0.6 m。
液壓單體:DW-45;柱鞋規格:Φ300 mm 高強樹脂鞋。網片敷設雙層,搭接長度100 mm,采用16#雙股鐵絲連接,每100 mm 連接一道,雙絲三扣。
2.3.2.3 二次下部清掃底煤挑棚支護
(1)人工風鎬清掃支架側底煤后在工字鋼梁中部支設一根DW-45 液壓單體;
(2)人工風鎬將煤壁側底煤清掃后,將原煤壁側支護DW-25 液壓單體更換為DW-45 液壓單體;
(3)在支架前梁距離0.4 m 處對工字鋼梁進行π 型鋼梁挑棚支護;
(4)在出架通道擴掘完成后,距煤壁側0.3 m進行π 型鋼梁挑棚支護;
(5)挑棚π 型鋼梁使用一梁四柱。
施工架前小巷和出架通道期間,因頂板為黃泥頂無法對頂板注漿,則采用對煤壁面煤體進行注漿,注瑪麗散進行加固煤壁。另外,對高冒區處理,架前冒落區接頂背實后,再注美固367 進行充填,有效防止頂板二次冒落,對頂板維護起到一定作用。
架前通道施工完畢,具備設備回撤條件。
在頂板極其破碎的特殊地質條件下,收尾回撤通道既不能采用錨桿錨索支護,又不能使用采煤機進行切割推進,確定采用分層人工刷掘小巷,采用單體支柱+工字鋼梁+注漿加固及充填方法。
采用以上方法,歷時120 d,15101 采面上網上繩、架前回撤通道人工刷掘收尾完成,用1 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采面“三機”安全回撤。實踐證明,在頂板破碎特殊地質條件下,采用人工刷掘架前通道,采用單體+鋼梁+雙層金屬網支護方式,實現短掘短支,可以有效控制架前頂板冒漏。通過這次15101 采面成功收尾回撤,也為其他有類似地質條件的礦井提供可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