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娟,馮翯,王玉啟,范琳俐,金航,黃維,2*,鄒小興*
1.福建農林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2.自然生物資源保育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3.福建農林大學 林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省沽油科野鴉椿屬的圓齒野鴉椿EuscaphiskonishiiHayata是我國特有的常綠小喬木,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海南等東南地區(qū),喜生于海拔1000 m左右的山谷或疏林中[1-2]。圓齒野鴉椿是福建的民間傳統(tǒng)藥材,其果實溫中理氣,可止痛消腫,常用于治療胃痛、瀉痢、脫肛、睪丸腫痛等[3-4]。其果皮中主要含有三萜[5]、黃酮[6]、酚酸類[5-7]等成分,有抗炎、保肝和抗癌等療效[8-10]。三萜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具有抗腫瘤、抗炎、降血糖、調血脂[11-14]等活性,開發(fā)前景良好。本研究以超聲波法提取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利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同時在果皮總三萜抵抗腫瘤活性方面做了考察,為今后圓齒野鴉椿藥用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研究提供參考。
HERAcell 240i型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美國Thermo Forma);UV-27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BS-210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BC-W201型恒溫水浴鍋(上海貝凱生物化工設備有限公司);KQ-500D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RE52CS-2型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Millipore Synergy-UV超純水機(美國密理博公司);101A-0型數顯式電熱恒溫干燥箱(上海陽興試驗儀器有限公司);TGL-16C型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RPMI 1640 培養(yǎng)液、DMEM從培養(yǎng)液、青鏈雙抗、胎牛血清和0.25%胰蛋白酶溶液(Hyclone 公司);四甲基偶氮唑鹽(MTT,Sigma公司,批號:MKBP6836V);齊墩果酸(阿拉丁公司,批號:11354215);香草醛、冰乙酸、無水乙醇、二甲基亞砜及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圓齒野鴉椿于2018年10月采自福建省邵武市天成巖,經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鄒雙全鑒定為省沽油科野鴉椿屬圓齒野鴉椿EuscaphiskonishiiHayata,其果實曬干后分離果皮和種子,將果皮粉碎成粉,并過50目篩備用。
肝癌細胞HepG2、人肺癌細胞A549、乳腺癌細胞MCF-7和結腸癌細胞HCT-116均購自上海中科院細胞庫。
稱取圓齒野鴉椿干粉1.0 g,置于100 mL具塞錐形瓶中,根據實驗設計方案,按不同的液料比和不同體積分數乙醇溶液混合后,加入超聲波容器中,以設定的功率提取相應的時間,獲得不同條件下的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液。
根據條件設計單因素試驗,如液料比10∶1~60∶1、提取時間30~120 min、乙醇體積分數40%~80%、超聲功率100~500 W分別進行試驗,考察上述因素對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根據中心組合原理,以四因素三水平響應面設計試驗,用Design-Expert V8.0.6軟件進行優(yōu)化。
齊墩果酸經過105 ℃干燥處理后,稱量20 mg,用無水乙醇溫熱溶解到100 mL的燒杯中,冷卻至常溫,無水乙醇定容于100 mL量瓶。分別加0、0.2、0.4、0.6、0.8、1.0 mL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于6個試管,80 ℃水浴揮干,加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 mL高氯酸,60 ℃水浴反應20 min,冰浴10 min后用10 mL冰乙酸稀釋,于波長540 nm處測定吸光度(A)值[14],獲得標準曲線方程:Y=0.600 1X-0.017 2 (r=0.998 6),X為齊墩果酸對照品的質量濃度(μg·mL-1),Y為A540 nm。
果皮提取物濃縮后利用硅膠柱進行分離純化,以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及三氯甲烷-甲醇進行分離洗脫,以乙酸酐-濃硫酸(Liebermann-Burchard)試劑進行檢測[15],收集洗脫液進行減壓濃縮和干燥。
2.5.1細胞培養(yǎng) 在37 ℃、5%CO2飽和濕度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A549、HepG2、HCT-116和MCF-7細胞,A549和HepG2細胞采用DMEM培養(yǎng)基,HCT-116和MCF-7細胞采用RPMI 1640培養(yǎng)液,上述2種培養(yǎng)基中均含有胎牛血清(體積分數為10%)、青霉素(1×105IU·L-1)和鏈霉素(100 mg·L-1),取對數生長期細胞用于實驗。
2.5.2MTT法測定藥物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 96孔板中每孔180 μL種5×103個細胞,設置果皮總三萜不同給藥濃度,于37 ℃培養(yǎng)箱48 h后加20 μL的MTT,再培養(yǎng)4 h,加 DMSO溶解甲瓚,在570 nm波長下測A值,按公式(1)計算細胞生長抑制率。
細胞生長抑制率=(A對照-A實驗)/(A對照-A空白)×100%
(1)
3.1.1液料比對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 g果皮粉末,分別按液料比為10∶1、20∶1、30∶1、40∶1、50∶1、60∶1 mL·g-1加入60%乙醇溶液,在溫度50 ℃和超聲功率300 W的條件下,超聲提取1 h。如圖1 所示,總三萜提取率在液料比為30∶1時達到最大值,當液料比>30∶1時,提取率開始下降,這可能與液料比引起細胞外滲透壓的變化有關。
圖1 液料比對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3.1.2提取時間對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 g果皮粉末,在超聲波功率300 W、液料比30∶1和提取溫度50 ℃的條件下,加入60%乙醇,超聲提取45、60、75、90、105、120 min。如圖2所示,提取時間為75 min時總三萜提取率最大,75 min后總三萜提取率略有下降,可能是因為提取時間過長,超聲波會破壞三萜化合物結構。后續(xù)實驗的提取時間為75 min。
圖2 提取時間對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3.1.3乙醇體積分數對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 g果皮粉末,在液料比為30∶1、提取溫度為50 ℃和超聲波功率為300 W條件下,依次加入體積分數分別為30%、40%、50%、60%、70%、80%的乙醇溶液,超聲提取75 min。如圖3所示,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從乙醇體積分數30%~60%時顯著上升,60%和70%的乙醇提取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80%乙醇提取率略有下降(P<0.05),可能與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的極性有關,同時基于溶劑成本考慮,選擇60%乙醇作為下一步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的提取溶劑。
圖3 乙醇體積分數對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3.1.4超聲波功率對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 g果皮粉末,在液料比為30∶1、提取溫度為50 ℃和提取溶液為60%乙醇的條件下,以250、300、350、400、450、500 W超聲波功率超聲提取75 min。如圖4所示,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從功率為250~350 W顯著上升,提取率在400 W時達到最高,>400 W提取率開始下降,可能過大的功率會造成總三萜結構的改變。
圖4 超聲波功率對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的影響
3.2.1回歸模型 擬合以單因素試驗為基礎,結合中心組合設計原理,將液料比(A)、提取時間(B)、乙醇體積分數(C)、超聲波功率(D)設為自變量,因變量(Y)為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用代碼-1、0、1來表示每個因素的3個水平(見表1),結果見表2。
表1 響應曲面試驗設計因素水平
表2 響應面分析方案及結果
采用Design-Expert V8.0.6軟件對表2的數據進行響應面分析,以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為響應值,對各因素進行線性模型擬合,得到多元二次回歸模型方程:Y=9.63+0.17A-0.097B-0.030C-0.053D-0.41AB-0.25AC+0.23AD+0.85BC+0.43BD-0.048CD-0.70A2-0.72B2-0.61C2-0.16D2(r=0.984 2)。通過二次模型及其回歸系數的方差分析來檢驗該模型的有效性,結果見表3。
表3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該模型P<0.000 1,失擬項P=0.923 4>0.05,表明模型與實際擬合較好,可以用來預測果皮總三萜提取率并優(yōu)化其提取工藝。由F值可得出各因素實驗結果的影響力為液料比>提取時間>超聲波功率>乙醇體積分數。
3.2.2響應面工藝優(yōu)化分析 從A、B、C、D的交互作用響應面的陡峭情況可以看出AB、AC、BC三者的相互作用對圓齒野鴉椿總三萜提取率均具有較大影響(見圖5)。通過Design Expert V8.0.6分析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最佳工藝條件為液料比34.91∶1,提取時間為70.16 min,乙醇體積分數為66.73%,超聲功率為378.10 W,該條件下總三萜提取率達到9.63%。根據實驗條件調整,將液料比35∶1、提取時間70 min、乙醇體積分數67%和超聲功率為400 W確定為最佳工藝提取條件。進行3次驗證實驗后,得到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平均值為(9.63±0.06)%,與理論值一致且重復性好,說明此響應面法得出的回歸模型較可靠。
圖5 兩因素相互作用對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的響應面圖
果皮提取物濃縮后利用硅膠柱分離純化和濃縮干燥,得到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用DMSO溶解總三萜后,用不含血清的培養(yǎng)基稀釋成不同的濃度,分別處理HepG2、A549、HCT-116和MCF-7細胞48 h,MTT法測細胞存活率并作細胞生長抑制率圖,采用SPSS 22.0軟件求出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的IC50。結果表明,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對HepG2、A549、HCT-116和MCF-7均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分別為(90.38±0.96)、(87.56±1.35)、(86.95±1.64)、(97.30±1.27)μg·mL-1,體現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見圖6。
圖6 圓齒野鴉椿總三萜對腫瘤細胞增殖的影響
響應面法結合多元二次回歸方程擬合各因素與響應值間的函數關系,建立多維空間曲面,通過評價生物影響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得出最佳水平,這是高效的統(tǒng)計學方法[15]。本實驗以單因素考察為基礎,利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了總三萜的提取工藝,并確定液料比35∶1、提取時間70 min、乙醇體積分數67%和超聲功率為400 W為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此條件下得到的理論提取物中總三萜提取率為9.63%,并進行了3次驗證,得到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提取率平均值為(9.63±0.06)%,與理論值一致,說明響應面法優(yōu)化得出的提取工藝有一定參考價值。
惡性腫瘤極大地威脅了人類的健康,所以尋找有效治療抗腫瘤藥物是世界醫(yī)學研究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一些傳統(tǒng)的藥用植物在腫瘤預防和治療中顯示了良好的療效,這讓人們開始去關注和了解[16]。三萜類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有很強藥理活性,屬于次級代謝產物,可應用在抗腫瘤藥物的開發(fā)和利用[17-19]。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圓齒野鴉椿果皮醇提物治療惡性腫瘤有一定效果[9],但其中的抗腫瘤活性成分還未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本研究通過對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進行制備和抗腫瘤活性評價,其結果顯示,圓齒野鴉椿果皮總三萜對肝癌、肺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細胞均具有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有較好的開發(fā)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