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內在一致、一脈相承。近年來,明水縣委堅持以組織建設為龍頭,推動村屯脫貧與鄉村發展同向發力,補齊短板與強化保障同步前行,不斷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有效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全力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建強基層組織,
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
全面提升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明水縣通過開展“找差距抓規范、補短板促提升”活動,深入排查基層黨組織在班子建設、帶頭人隊伍、黨組織設置、組織生活落實、陣地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常態化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自查工作,推動鄉鎮黨委負起具體指導和嚴格把關責任,著力解決黨支部年度組織生活計劃不切實際、上下一般粗等問題;規范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制作包括組織建設、隊伍建設、載體建設、制度執行、陣地保障等內容的村級黨建制度匯編,為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提供基本制度遵循。
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為了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大班長”“班干部”,明水縣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軟弱渙散村整治、書記主任“一肩挑”等工作,地毯式排查并清除受刑事處罰、不擔當不作為的村“兩委”成員,精準識別并整改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全縣行政村“一肩挑”比例達到100%;對完成整改驗收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回頭看”工作,深入查漏補缺,鞏固整改成效。
大力營造基層黨建濃厚氛圍。為了形成向標桿學、照典型學,互相比拼、互相趕超的良好黨建氛圍,明水縣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按照“四有”黨支部建設要求,積極打造了雙興鎮雙利村、崇德鎮民主村等14個標桿型、成長型黨支部,設立了永久鄉永久村等富集體的典型村、明水鎮勤儉村等富群眾的示范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干部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空前高漲;利用智慧黨建系統,打造“互聯網+黨建”新模式,積極開發網絡學習教育、在線黨支部等功能,精心打造“指尖上的黨建”。
配強班子隊伍,
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
配優建強村黨組織班子。明水縣從源頭上把關,通過周密組織,完成13名村黨組織書記遴選工作。前期結合實際確定遴選崗位,對報名人選進行黨委、組織部、縣直部門三級聯審并全面深入考察,對合格人選進行面談考試,邀請外市縣干部出任考官,縣紀委監委、公安局等部門全程監督,確保面談過程公平公正;面談后召開部務會議,將面談得分與考察情況結合研判,確定通過人選及后備人選;通過綜合考量性格特點、村情實際、素質閱歷等因素,科學分配遴選村書記到適合崗位任職。后期詳細制定幫扶措施,協調紀委監委,研究容錯糾錯機制;協調政府,制定項目扶持政策,為新任村書記構建良好的干事環境。
點面結合加強監督管理。明水縣認真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精細研究“一人一檔”推進措施,出臺《關于做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基本情況登記表、學歷證明、任免文件、獎懲情況等13項檔案基礎內容;嚴格制定材料搜集、材料審核、檔案裝訂等五項建檔程序;制定黨委統籌專人負責的檔案管理制度,強調確保檔案嚴格有效、材料真實可靠,真正發揮“一人一檔”的參考導向作用;制定《明水縣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縣、鄉、村三級監督管理事項和職責,規定30項底線管理要求情形和違反處理方式;建立《明水縣村級組織權力清單》《明水縣村級黨建工作清單》《明水縣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清單》,并逐項制定操作運行流程圖,讓權力在規則和陽光下運行。
學做融合提升素質能力。明水縣嚴格實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制度,加強后進黨員整頓黨支部和創業興村黨支部建設,先后有99名后進黨員完成轉化,將130名優秀人才納入青年創業人才信息庫,進行重點培養;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把脫貧攻堅、防汛抗洪、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中涌現出的優秀黨員作為教育培訓的“活教材”,積極開展黨性強、觀念強、素質強、能力強、引帶強“五強”建設,采取遠程教育培訓、現場拉練比擂、主題教育輪訓等方式,大力開展教育學習活動。
加強駐村幫扶,
壯大鄉村振興“生力軍”
高度重視育強將。明水縣在全縣范圍內挖掘遴選86名素質高、能力強、資源廣、有經驗的優秀機關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派出99支扶貧工作隊、2000余名黨員干部直接聯村駐屯包戶,協助鄉村兩級全面完成疫情防控、危房新建改建、飲水安全提升、脫貧數據核查等各項急難險任務。
多措并舉求實效。明水縣委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決戰決勝之勢推進脫貧攻堅。2020年,全縣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6498件,送項目39項,投入扶貧總資金1424萬元,贈送貧困群眾物資及慰問金總價值529.35萬元,入戶宣傳政策送溫暖共達23萬余次。同時,為全縣貧困村配備電腦、打印機、電視等電教設備,進一步提高貧困村現代化服務水平,全縣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建章立制促規范。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明水縣委堅持以機制強保障、以機制促落實,通過建立責任倒逼機制,把考核辦法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各項指標和具體目標逐一分解落實。2020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作用,全面梳理脫貧攻堅“回頭看”、2019年上級檢查發現問題等相關情況,進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促使精準扶貧工作目標更清、工作力量更強、工作效果更好。
增強激勵保障,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加大基層干部激勵力度。明水縣從財政支持、政府獎勵、補貼保障、擇優調整等方面,拿出務實舉措激勵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推進村黨組織書記職業化,通過工作評優的方式,將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納入財政開支,有效激勵基層干部奮發向上、干事創業,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得到提升。
增強村級集體經濟水平。明水縣通過強化“三資”管理,推行“黨組織+專業合作社”“黨組織+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促進集體增收,建設村集體參股項目135個、集體入股規模合作社72個,有效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通過大力開展“清化收”,目前全縣村均實現增收25.26萬元,村屯環境、辦公場所、活動場所、硬件設施得到改善升級。
提升村黨組織服務保障水平。明水縣已完成鄉級多功能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探索建立集咨詢、審批、購銷、遠程、便民5大類、46項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村級黨建便民服務中心模式,構建黨員包戶、職責明晰、一員多能的網格化服務模式,確定“網格全覆蓋,服務零距離”的網格化服務管理目標,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作者系中共明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