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2014年,我校實施了“班班通”項目,教室里全部安裝了“班班通”。經過幾年的使用,全體師生都得到了實惠。“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大大豐富了數學課程資源,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科學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運用“班班通”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創設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如果在教學中,利用“班班通”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通過聲音、色彩、動態視頻等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將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更加活躍,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例如我在教學“垂直與平行”一節時,用“班班通”插入一段Flash動畫展示學生身邊的人行橫道、雙杠、平梯等圖形,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帶著興趣進入新課,從而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在動畫播完后我及時設疑:“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嗎?”這樣,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弄清了道理,很好地認識了平行與垂直的特征,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并從新舊知識的矛盾中激發探究新知的強烈欲望。
二、突破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合理靈活地使用“班班通”能打破實物演示的死板,一些教學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進而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是推導圓面積的關鍵,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學生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利用“班班通”來展示這個過程就顯得很簡單了:把圓沿直徑劃分為16等份、32等份,再利用動畫拼成近似的長方形。這樣就降低了難度,拓寬了學生的思路。
巧妙地使用“班班通”,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解決教師難講解、學生難聽懂的內容,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較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讓數學問題從抽象到具體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恰當地運用交互式“班班通”,實現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既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學生掌握起來總是很困難、很勉強。于是,我借助“班班通”的多媒體演示,重復了好幾遍,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出發,向對方駛去,在中途相遇”這樣一個兩車相遇的過程。這加深了學生的認識,使他們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并能夠明白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質
正確地使用“班班通”,運用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畫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分清是非、辨別美丑,有助于學生形成牢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例如在教學“節約用水”時,我搜集到大量淡水資源的相關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學生感觸非常深。于是我讓學生聯系實際想出節約用水的措施,學生在課堂上發言非常積極。在這樣的數學教學中,只要教師有效運用“班班通”,合理地讓學生通過理性的數據或是畫面去感動自我,必將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共鳴。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班通”已廣泛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逐漸活了起來。現代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結合,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絢麗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