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畝文



一場疫情,讓我們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后疫情時期的學校管理,危中有機,變中求穩。對此,現代化學校管理尤其需要凸顯品牌形象,注重持續內涵發展。作為一所享譽湖湘的名校,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在后疫情時代的學校管理品牌形象是:同舟共濟,并肩前行,比翼齊飛,做有擔當、有堅守的教育人。
總體要求
為什么講“同舟共濟”——我們遇到的困難
大局 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萬眾一心,要久久為功。不可否認,白鶴人的教育目標與現實之間還不能高度吻合。學校發展到攻堅克難階段,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作為白鶴人,必須保持定力,齊心協力,方能有所突破。
時艱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考驗。全球經濟下行,師生和家長面臨疫情時的擔憂與焦慮,勢必讓教育的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學校的發展只有積聚各方能量,方能繼續走在前列。
校困 建校之初,白鶴小學引進了一批年輕的優秀教師,隨著辦學時間的推移,學校向天元區教育管理部門及其他學校輸入了許多精英人才,留在學校的教師中相當一部分已過不惑之年,中老年教師比例偏大,青年教師成長尚需時日,學校進入發展平穩期。上坡路難走,平穩期更需要激發年長教師的斗志,帶動年輕力量的激情,一群人向前走,方能行穩致遠。
從教育的大局、時下的艱難和學校發展至今面臨的困境三個實際情況出發,學校管理必須要有同舟共濟的決心。
為什么提“并肩前行”——我們自信的發展優勢
管理 白鶴小學“上上”的文化特質,“和合堅韌”的團隊管理精神,“欲取其中,必求其上;欲取其上,必求上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校訓,“上上致遠”的辦學追求,讓我們的管理凝聚了獨特的文化特質,也讓我們的管理團隊形成了和而不同、合作進取、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的優良作風,這是我們并肩前行的動力。
教師 我們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教師團隊、包容并蓄的工作態度、行之已久的集體文化。盡管有一批教師已進入中年狀態,但他們的基本素養良好,對教育事業有初心和夢想,加上學校長久以來的教研組建設、集體備課、師徒結對等教研一體的成長模式,讓并肩前行成為一種習慣。
學生 家校共同體的建設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環節。一直以來,白鶴小學的學生和家長素質較好,大部分學生從小受到了優良的家庭教育。同時,學校在家長教育理念的培訓和教育價值的認同上,已經形成了連貫的帶動效應。在此情況下,家校合力是我們并肩前行的優勢。
只要著眼長遠,保持家校一致,上下一心,齊頭并進,學校就能更好、更穩地發展。但若人心渙散,心緒不寧,單打獨斗,則易流于平庸,導致落后。為此,我們的一貫作風就是不允許一個人、一個班、一個組掉隊。
為什么要“比翼齊飛”——我們有更高的目標追求
辦學 我們不能滿足于學校現在取得的成績,要不斷沉淀,不斷總結辦學經驗,不斷完善學校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管理 學校的發展不能受制于校長或管理團隊的變更,要有梳理成形的、系統的管理體系,擁有持續發展的力量。
課程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反思,我們探索出了一條“用課程固定學校文化”的校本路徑,但在重復實施中有的漸趨同化,有的有所弱化,實施效果過于依賴教師的個人狀態。我們應該在反思中不斷完善,讓課程更加體系化,操作更具科學性,與時俱進。
什么叫“有擔當、有堅守”——我們要把“小我”融入“大我”中
同舟共濟、并肩前行、比翼齊飛,都是講究團隊意識。我們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并且持之以恒,方能實現我們的目標。做好本職,不是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全局;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之以恒。
管理部門形象及管理目標
黨建督導中心
責任人: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委員、督導專干。
團隊形象:黨干“一面旗”——領航、擔當、督導。
管理思維: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走在前面不是為發號施令,而是真抓實干。干在前面不搞蜻蜓點水,不搞花拳銹腿,要做師生、同伴內心認可的表率。
管理要點:黨建+教學、黨建+教研、黨建+班級管理等。要真正發揮黨建領航的作用,讓紅旗飄揚在教學一線,飄揚在教研陣地,飄揚在班級管理現場。
管理特質:真黨建,真黨員,真服務。從嚴治黨抓真,黨員要懂育人,為人民服務做真。
學校發展中心
責任人:校長、辦公室主任、人事勞資專干、通訊員。
團隊形象:發展“一盤棋”——系統、協調、前瞻。
管理思維:此身,此時,此地。凡自己應該做的,不推諉給別人;凡此時應該做的,決不推到以后;凡此地應該做的,決不等到想象中的更好的境地。
管理要點:管大局,管發展,管風險。對學校面臨的形勢和所處的環境,要有科學判斷;對學校進一步提升的發展點,要有合理規劃;對學校發展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要防微杜漸。
管理特質:常新,自新,全新。發展的意義是進步的、更新的,不允許退步,不允許停滯,不允許懈怠,不允許有明顯的薄弱短板,一旦有這些跡象,就要革故鼎新。
教學管理中心
責任人: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及副主任、教務員。
團隊形象:質量“一塊牌”——精細、優質、高效。
管理思維:看準,看全,看齊。要有時代敏感性,把握教育方向,不做落后過時的事,不傳達落后過時的觀念。全學科、全流程、全體教師齊頭并進,不允許有掉隊現象。
管理要點:有效備課、有效課堂與活動、有效作業及考測。要不斷優化教學流程中的每個環節,提高教學效果,這是教學質量得以保障的不變陣地。
管理特質:引領,引導,引探。管理者自身示范引領,對教學中的不均衡現象及時引導,對學科共性問題引導團隊集體探究。
課程研究中心
責任人:教研副校長、教科室主任及副主任、教師培訓專干。
團隊形象:教研“一架橋”——專業、嚴謹、先進。
管理思維:問題,實踐,反思。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發現需要研究攻堅的問題,在一定范圍內開啟實踐,一個階段后開始反思并推進。小到一堂課,是基于問題開始研究;大到一個課題,也是基于問題開展研究。
管理要點:學科建設,專(課)題研究,教師發展。在課程研究中心總領下,學科負責人和兼職教研員的貫穿中,加強各學科建設。
管理特質:有制,有容,有型。有制度保障,有扎實的研究內容,有團隊陣地及研究梯隊。
學生發展中心
責任人:德育副校長、政教主任、安創主任、大隊輔導員。
團隊形象:家校“一條心”——全員、全程、全人。
管理思維:常識,常情,常理。育人過程蹲下身,尊重常識,顧念常情,宣揚常理。
工作要點:向真,向善,向美。一日常規求“真”,德育活動揚“善”,典型榜樣樹“美”。
管理特質:落實,落細,落深。認定的工作落實,大件的工作落細,難點工作落深。
綜合服務中心
責任人:后勤安全副校長、總
務主任及副主任、信息部主任、財務專干。
團隊形象:綜合“一門清”——主動、積極、長遠。
管理思維:細心,用心,貼心。細心發現問題,用心解決問題,貼心服務師生。
工作要點:財產,運轉,保障。資產管理過細,學校運轉順暢,物資保障到位。
管理特質:吃苦,耐煩,守規。別人休息時我們工作,后勤服務雖繁雜,但我們不能擺一副苦瓜臉,要有奔跑的姿態。財務問題不能出半點差錯,法紀法規要學懂、學透并嚴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