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瀟寧 圖_趙亞楠
我的家鄉(xiāng)鎮(zhèn)平縣地處豫南,因為臨近江漢平原的緣故,一年四季溫度要比豫北高,就連降雪,也要比省內別的地區(qū)晚那么一點。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放到這里同樣適用。每年入冬后,雪花帶著粗獷豪邁的氣息,洋洋灑灑落下,一夜之間就讓大地白了頭。
雪是屬于冬天的精靈,它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豐收。進入冬月,田間地頭一派蕭瑟景象。只有冬雪的到來,才為大地帶來勃勃生機。莊稼地里麥苗像蓋了厚厚的棉被,在雪花的懷抱里入眠,等待來年的蛻變。小孩子最盼望下雪,對單純的孩子們來說,雪帶來的,是新奇、是刺激,更是無可替代的快樂。
與冬雪相關的,是我對老家故園的記憶。故園即老宅,是青磚藍瓦的老式建筑。千禧年的時候翻新了,用紅磚砌成平房。我心中的故園似一位親切的老人,迎著風雪,靜靜地守候在原地,等待歸來的游子。故園見證了我的成長,陪我度過十幾載時光。因為每年放寒暑假,父母總會把我送回老家讓奶奶照看。我的童年就是在奶奶的悉心看護和與小伙伴嬉戲中度過的。

小時候每逢下雪天,大人們會在堂屋里攏起煤火,或者點個炭盆,喊上親戚鄰居烤火。男人們天南地北地侃大山,女人們或織毛衣或繡花,享受著生活中難得的悠閑時光。這時候吸引我們的,就是自己動手制作的美食了。用火鉗架在爐子上,放一把花生,烤得恰到好處,嚼一下滿口香。還有在炭盆下埋些紅薯,坐立不安地等到大人說可以吃了,不管多燙,也要立刻咬上一口,真甜!
農村長大的孩子身體結實,父母也沒有太多的約束,可以近距離地親近大自然。面對終于盼來的大雪,我和小伙伴們有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全身武裝整齊后,就出發(fā)了。地上早已鋪滿了雪,層層疊疊的積雪仿佛在召喚我們,快點投入它的懷抱。于是大家手拉手,歡笑著一起躺在雪地上印雪人,一個又一個,雖然印的雪人很快就被紛紛飄落的雪花掩蓋,但大家依然樂此不疲。
村中心的晾麥場也是我們的樂園。在里面追逐嬉戲時,說不清是誰起的頭,你往他脖子里塞了個雪球,他又要塞回去,不知不覺就演變成了打雪仗。只見雪球飛來飛去,吶喊聲此起彼伏,玩到最后也難分勝負。還有堆雪人,小伙伴們堆,童心未泯的大人也來參與。先鏟雪堆出雪人的身體,用掃把做裝飾。再滾一個圓圓的雪球當雪人的腦袋,找乒乓球做眼睛,用胡蘿卜做鼻子,拿來紅色水桶往雪人頭上一扣,妥妥的帽子!一個簡易版的雪人就完工了。然后再挨家挨戶地看別人家的雪人,相互評比,討論誰家的雪人最精致最栩栩如生。
遇到難得的好天氣,奶奶在左鄰右舍的幫忙中曬好粉條,儲備好一冬的口糧后,就開始貓冬。奶奶把紡花車放在堂屋門口,動作嫻熟地開始紡花,那吱吱呀呀的聲音,是最動聽的催眠曲。寒冷且漫長的冬夜里,陪伴我的是奶奶手工縫制的棉花被,厚墩墩的,能聞到棉花混合著陽光的味道,暖和極了。黑白格子的被面,是奶奶手織的老粗布,舒適耐用。這些滿載回憶的老物件,都被整理好放在故園的廂房里。故園,收藏著滿滿一屋子的舊時光。
故鄉(xiāng)美麗而寧靜的冬天,不論是被皚皚白雪覆蓋著的田野,還是明亮的月光和璀璨的星空,以及安謐古樸的村屋,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鄉(xiāng)情。這里有陪伴我成長的小伙伴,有勤勞純樸的鄉(xiāng)親,還有童年美好的回憶,我永遠深愛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