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波
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梧州 543000
在臨床上很多疾病的診治、預防中會應用到藥品,生物限度在藥品評價標準中直接影響藥品質量,也直接影響用藥安全。藥品質量檢驗方法目前廣泛應用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該方法主要針對藥品生產單位和檢測部門,所制定的標準化規定。然而因為微生物檢驗需要較長的檢驗周期,在很多影響因素作用下,會影響檢驗結果,使得無法判斷藥品的質量。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對藥品微生物檢驗中對其結果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此為依據實施質量控制,分析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分析藥品選擇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時間段實施微生物檢驗的藥品330 批次,包括膠囊劑52 批次,丸劑136 批次,口服液10 次,片劑110 批次,顆粒劑22 批次。
利用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重新驗證330 批次藥品檢驗結果,重新整合所得結果,整理總結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的因素。
對藥品檢驗結果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包括影響因素、環境因素、方法因素、樣品因素、設備因素、人員因素。
該研究中數據分析選擇以SPSS23.0 為版本的軟件包,數據中計數驗證以X2 為方式,[n(%)]為表示方式,統計學以P<0.05為判斷意義依據,證明差異性大。
在選取330 批次藥品中,檢驗結果發生偏離的藥品共12 批次,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影響因素、環境因素、方法因素、樣品因素、設備因素、人員因素,其中方法因素所占比例最高,與其他因素相比,所占比例均較高,但是比較差異性并不明顯(P>0.05),表1顯示詳情。
表1 藥品微生物檢驗結果影像因素分布情況[n(%)]
微生物檢驗涉及方方面面,比如采集原材料、制取工藝、生產步驟、生產設施、生產環境等,可對藥品質量進行客觀衡量,因為藥品呈現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藥品生產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必須對藥品生產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控,以確保用藥安全。現階段藥品微生物檢驗主要包括控制菌數、酵母菌總數、霉菌總數、需氧菌總數等。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在選取330 批次藥品中,檢驗結果發生偏離的藥品共12 批次,偏離率為3.64%,其中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影響因素、環境因素、方法因素、樣品因素、設備因素、人員因素,因此,在實施藥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要控制這些影響因素,其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微生物檢驗若想實現,需保證實驗室潔凈、單獨、環境良好,如果實驗室不夠潔凈、不適單獨實驗室、環境欠佳,一定會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實施微生物檢驗的實驗室不但要配置空氣凈化系統(獨立),其環境潔凈度要高于1 萬級,而潔凈度(局部)要達到100 級,在操作間之內不要安裝下水道。在每次實施微生物檢驗操作之前,操作臺要應用苯扎溴銨(0.1%)進行消毒和擦拭,并要注意對死角(容易被污染)的消毒和擦拭,之后將層流凈化裝置進行啟動[1]。另外,在操作臺上應放置火柴、藥物天平、橡皮乳頭(大小)、乙醇燈等,洗手盆、口罩、帽子、鞋套、無菌衣等物品要設置在緩沖間中。實驗室溫度要保證恒溫,一般溫度在18-26℃范圍內,而相對濕度在40-60%范圍之內。另外,針對陽性菌檢驗,要設置單間,以對陽性菌進行檢驗,避免在同一個實驗室中檢驗供試品和陽性菌。藥品檢驗人員在向無菌室進入時,保證不能頻繁走動,尤其是不能在無菌室中隨意進出,在檢驗過程中藥利用傳遞箱傳遞物品,防止污染情況發生。
培養基質量合格與否直接影響微生物檢驗的結果,合格的培養基才能保證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目前而言,在微生物檢驗中,培養基一般應用脫水培養基,為防止培養由于吸潮而導致結塊情況,為污染培養基,要以說明書為依據儲存培養基。另外,嚴格遵循滅菌處理規定滅菌處理培養基,高壓蒸汽滅菌僅實施1 次,縮短重加熱時間(已滅菌),避免因為過度加熱而破壞營養成分。培養基已經融化后,要在培養箱(恒溫)中放置和保溫,以備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完成配置之后,要實施滅菌處理,不能長時間放置,因為過長時間放置會導致細菌感染,導致水分喪失。
樣品因素主要是指在供試液制備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間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對供試液制備過程中,要對供試品理化特性和生物學特性進行充分考慮,對適合的制備方法進行合理選擇,盡可能保證分散均勻,在一定程度上均質方式和條件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比如不充分分散,有菌的情況下,會減少菌落生長數,而充分分散,無菌的情況下,會呈現較多的菌落生長數。一般情況下,藥品均有各自的PH 值,不同的分散度會呈現不同的PH 值(供試液),進而會造成檢驗結果發生誤差。所以,要首選漿儀法,仔細觀察轉速和時間,保證均勻制備供試品,一般制備時間為2min,轉速為4000轉/min。在供試品檢驗過程中,要堅持無菌原則,操作要與火焰區靠近,對滅菌用具進行使用過程中,避免接觸器物(污染)。在遞增稀釋供試品時,要均勻振搖,若取上清液或沉淀物,則會影響檢驗結果。所以,在供試液制備過程中若需要實施水浴加溫,控制時間<30min,控制溫度<45℃。為防止過長時間操作導致微生物繁殖或死亡,要控制操作時間<1h,避免影響計數結果[2]。
微生物檢驗所需的設備和器皿均要保證干凈清洗,尤其是器皿,要利用牛皮紙包扎嚴密,以滅菌措施為依據實施滅菌處理。對高壓蒸汽滅菌的器具取出之后,要避免立即在冷處放置,因為器具快速冷卻后,會冷凝蒸汽,進而導致負壓產生,進而會導致細菌感染,所以,在取出器具之后,要在恒溫培養箱中放置實施烘干,待用。定期檢查恒濕和恒溫培養箱,每日均要對其溫度和濕度波動范圍實施觀察。對高壓蒸汽滅菌器進行應用時,要對指示卡進行利用,觀察變色情況,判斷在特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是否達到滅菌效果[3]。保證定期檢查檢驗的器械和設備,做好檢查記錄,使其可正常應用,避免在檢驗過程中由于出錯而中斷檢驗,影響檢驗結果。
人員的因素主要體現在計數誤差方面,該影響較為多見,而導致這一因素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其中主觀原因主要為檢驗人員違規操作或操作不當,在對細菌進行鑒別時,要對規定流程為依據實施檢驗操作,在操作之前,要消毒處理玻璃容器和容量容器,保證純凈的容器,保證容器中未有抑菌物質,然而因為有些檢驗人員專業素養不足,進而會在檢驗流程上會發生失誤,進而導致出現計量誤差,進而對藥品微生物檢驗造成影響。而客觀原因為菌落生長小而密集,進而增加了計數難度,伴隨培養時間的不斷增加,在邊緣上也會生長菌落,也會導致技術誤差發生[4]。所以,為有效鑒別微生物菌落,要將稀釋液增加,不但可保證菌落計數,而且可實現對照試驗。為避免人為因素,檢驗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檢驗專業素養,避免由于技術素養不足而影響檢驗結果。
綜上所述,在藥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影響檢驗結果,主要包括影響因素、環境因素、方法因素、樣品因素、設備因素、人員因素,因此,在檢驗過程中要對以上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規范化檢驗技術,以藥品特殊性為依據對檢驗技術規范進行合理設計,保證微生物檢驗質量,提升藥品質量檢驗準確性,保證生產出安全、有效的藥品,促進治療效果提升,避免對患者造成人身傷害,保證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