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華
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
隨著小龍蝦的熱銷,小龍蝦養殖得到迅速發展,進入春季,溫度逐漸回升,很多養殖戶也準備放養小龍蝦苗,蝦苗的存活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養殖成功率,也會直接影響養殖戶經濟效益。文章主要介紹春季小龍蝦養殖技術要點,供養殖戶參考。
無論新塘還是老塘,前期都要做好清塘工作,以清除池塘底部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蟲卵,它們不僅對蝦苗有害,而且影響后期管理,因此每667 m2可使用15~20 kg的茶粕清除塘里的野雜魚。
放苗前應全面解毒,尤其是新塘,常年積累了農藥殘留,使用“解毒靈”(3 335 m2/包)降解未知的各種毒害物質,如藥物殘留、重金屬等,并且可以疏通活化底泥,消除水體中的隱患,避免蝦苗中毒影響成活率。
放苗前務必要肥好水、種好水草,培育好微藻和水草的優勢在于能為養殖水體提供充足的溶氧,促進水體各種物質的代謝循環,為蝦苗提供優質的餌料,以及使水體保持肥、活、嫩、爽的狀態,起到抑制青苔的作用等。
選苗時應遵循就近原則,可以選擇高效益養殖區的蝦苗,提前去苗種基地了解苗塘水質、蝦苗活力情況等,以大小均勻、活力強為標準,確保苗種質量,增加養殖成功率。
放苗前一天應將蝦苗試水,試水安全后才可放心投放蝦苗,放苗時宜選擇晴天的上午,放苗密度為6 000~10 000只/667m2。選定的蝦苗應盡量在短時間內運輸,運輸時可在運輸容器下鋪一些提前備好的水草以保持一定的濕度,提高運輸成活率。
放苗時選擇池塘淺水區多點分散放苗,因池塘環境各異,各池塘水中指標也不同,苗進入新環境后會因環境不同而產生應激現象,同時蝦苗在運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擦傷,易感染細菌。蝦苗下塘時可使用原塘水+“弧菌天敵”+“黃金多糖”(1∶1)泡苗100 kg以預防弧菌感染,增強蝦苗免疫力,減少水環境應激,放苗后應及時使用“應激硬殼靈”增強蝦苗體質,緩解應激性脫殼現象。
放苗當天可根據蝦苗狀態投喂適口餌料,為蝦苗提供充足的營養,以促進其盡快適應池塘環境,待蝦苗適應3~5 d后可使用“超碘”+“抗激靈”進行全面消毒,避免病原菌對蝦苗造成傷害。實踐經驗表明,此時消毒能有效降低后期發病率,為以后的養殖打下基礎。
青苔大量生長會吸收水體營養,影響藻類和蝦苗的生長,而且長青苔的塘口水溫也不容易回升。
養殖戶在投喂時,大量的餌料會落在覆滿池底的青苔上面,蝦苗一旦游進去后,容易被青苔裹住很難出來。一段時候后,當水體營養被青苔吸收殆盡后,青苔會大批量死亡,然后產生藻毒素,影響養殖。
水體太瘦、透明度高一眼能看到池底,再加上陽光的照射,導致青苔開始大量萌發。
水體透明度高的塘口,必須大量換水,定期換水。換水量達全塘的三分之二,或者大量補充新的藻類,然后再下肥,這樣肥水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下肥時一定要搭配納米黑金,抑制青苔,定期肥水,一般10 d一次,不能單下肥水膏,不然青苔還會生長。
殺青苔藥物不能大量使用,因為蝦苗比較脆弱,很容易造成傷亡。如青苔已經死亡需用“水博士”調水,解毒。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出現的野雜魚,一直是小龍蝦養殖的一個痛點。進入3月后,溫度呈快速上升之勢,3月上旬就有20℃左右的氣溫,中后期會常有最高超過20℃以上的氣溫。作為雜魚,通常指的是泥鰍、鯽魚、麥穗魚(麻古嫩子)、餐條等,其繁殖時間節點均在清明前后。由于小龍蝦池的水淺,水溫要比深水池高些,所以積溫就高,也就是這些雜魚性成熟要早些,它們的繁殖時間就會提前,一般3月中旬就會有零星繁殖產卵現象,特別是這期間遇到下雨,產卵現象更明顯。現在殺魚的絕大部分藥物均不能殺死魚卵,當雜魚繁殖產卵期間殺雜魚時,雜魚是殺死了,但產的卵卻毫發無損,待到藥毒消失大半已對雜魚苗無威脅時,雜魚卵又正好孵出苗了。
針對上述現象,在進入3月中旬時,選擇晴天一定要補殺一次野雜魚。有蝦苗的,可選擇茶餅來殺雜魚。無蝦苗的,可選擇“清塘2008”“雜魚克星”等藥處理,當然,也可選用茶餅。茶餅在殺死雜魚的同時,既能肥水控制青苔,也能被小龍蝦攝食,一舉多得,為首選。
養殖戶都知道一旦水質不好,水產動物的品質和產量就會不好,嚴重時可能還會成片死亡。在小龍蝦快速生長的過程中,蝦塘水質很容易發生老化、起泡沫、渾濁等現象,那么這種現象如何處理呢?
先將塘里的老水換掉一些再加新水進來,在換水時盡量將水面的泡沫一起放掉,以降低水中的有機質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另外在新水的刺激下,有利于水體中的藻類恢復平衡,以保持水質的活度。
如果水中的氧氣供應跟不上來,水質會惡化得更快更嚴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在白天適時開啟增氧機,以起到對水體增氧和曝氣的作用,從而利于水質的恢復。
如果再按之前的量來喂,只能增加水體中的有機質,而且一般情況下小龍蝦在這種水體中吃食量也會下降,這時喂下去的飼料小龍蝦吃不完的殘餌又會進一步影響到水質,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先控制投喂量。
如果水質惡化嚴重就需要用化學藥物來改底,之后再用生物制劑來培水培藻,也可以直接用生物制劑來改底兼培水。
建議水深控制在50 cm為宜。過深(1 m以上),不利于水草、小龍蝦生長,肥水成本高。過淺(40 cm以下),水肥不起來,青苔控制不了。
水草放苗最適中的覆蓋率為30%左右,過多過少都不宜放苗。搶早苗的,伊樂藻不足要抓緊管理,要么補栽,要么用“生根長葉寶”“壯根健草丸”“根草旺”等催一下,當然,結合肥水效果更好。伊樂藻過盛的,首先要扯出草溝,后趕緊打草頭。不搶早苗的,要抓緊種燈籠草。
蝦苗不多,趕緊淹水一次。而后肥水培苗。找適當時機將成熟的小龍蝦變現。3月中旬不淹水,短期內不建議再淹。
蝦苗多的,用“綠源多肽”“生肽肥水膏”等配合“豐蝦多肽”等肥水,同時,適當投喂通威32蛋白膨化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