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芳
(作者為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中心中學教師,現支教于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學)
一個人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的歷練,汗水的澆灌。會管理時間、珍惜時間,并懂得追趕時間的人,生活也會倍加寵愛他。2018年我選擇了另一種成長方式——援疆支教。一直心存教育夢想的我,希望用一年半的時間磨煉意志、歷練專業,實現自己新的跨越!
來疆后,我一直任教兩個班的語文。一年半的時間,我陸續帶過9個教學班。平常繁重的課務、作業批改、大會小會幾乎占用了我所有的時間。我不能只當教書匠。作為語文老師,我不能停下閱讀的腳步,要合理利用時間,充實自己,如此才能不負青春。于是,擠出時間讀書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
新疆的夜特別漫長,于是我就抓住晚上的時間讀書充電,以使自己浮躁的心慢慢歸于平靜。每晚洗漱完畢,從11點開始,看書一個多小時。夜深人靜,一本書、一杯茶,獨享屬于我的讀書之樂。讀肖培東老師的《教育的美好姿態》,喚醒了我的教育夢,他恬淡的文字、不事雕琢的語言、行云流水的表達,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適應了新環境的我,感覺生活每天都很燦爛。
對課余時間,我也會很好地加以利用。新疆早上9點吃早飯,7點半起床后,我會讀上1個小時的書。平時中午1點40分吃午飯,吃過飯后我也會看上半小時的書,然后再午休。不知是出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還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情有獨鐘,雖然不當班主任了,但我仍熱衷于讀學生管理方面的書籍。這類書,簡單而深刻,平凡中蘊涵智慧。我喜歡用課余時間寫點自己的感受,課間或課外活動后,哪怕只有只言片語,我都抓緊記錄下來,并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課堂管理中。時間長了,本子上寫的越來越多,積累也越來越多,課堂管理也就更得心應手了。課堂的每個環節,我都認真規劃好時間,久而久之,時間觀念自然增強。每次下課鈴響起,課正好結束,從學生臉上,我能看出他們對我的佩服。管理好時間,讓我的工作有條不紊,讓我信心百倍。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不僅自己利用點滴時間讀書充電,也教育學生要珍惜大好青春,不能虛度光陰。
我悄悄告訴學生:早起后、午休前、晚飯后,都是閱讀的最佳時間。“一天之計在于晨”,早晨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中午吃過飯,讀書能起到催眠效果,使人很快進入休息狀態;晚飯后,是一個人最能沉下心來,讀有所思的時候。觀察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在我的鼓勵和帶動下,教室里打鬧的人少了,聊天的人少了,吃零食的人少了……一下課,學生都一窩蜂似的擠到讀書角,抓緊一切時間讀書。慢慢地,學生也明白了“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將忙事待明天”的道理。每天,讀書角里總能看到學生用心讀書的身影,有時他們還會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寫畫畫,有時也會各抒己見,思維碰撞,思想交流。由此,學生作文中的語言更豐富了,他們的成績也明顯提高了。
時間是擠出來的。為了讓學生精神上富足起來,既學會追趕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同時又能愛上閱讀,我自掏腰包,為學生購書、贈書若干冊。讀書為我和學生搭建了共同成長的平臺,也使我們經常心有靈犀。相處時間長了,學生對我也就更加依戀了,因為時間會見證一切。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芬芳老師就像她的名字一般,淡雅溫柔,芬芳滿堂!另一位學生寫道:我覺得老師就像一株紫丁香,在我們的生命中灑下知識的芬芳。學生的贊美是送給我的最好禮物。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只做教書匠,要想實現自己的專業化成長,除了潛心讀書,還要用心寫作。我參與了特級教師王林喜主持的江蘇省重點課題“基于寫作學情的初中微型化寫作課程研究”的實踐探索,經過3年的研究,功夫不負苦心人,該課題終于在2018年底順利結題。3年來,我利用周末時間,寫論文、教學案例,輔導學生寫作文,這些成了我的一日三餐。文章不厭百回改,學生作文在一次次修改后,終于在《初中生世界》發表;我的論文也在省級雜志上被刊發。此外,在疆期間,我還擠出雙休日時間參與編寫課題簡報6期。
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用好碎片化時間。人的成長,不管是知識積淀,還是能力提升,都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我就是那塊海綿,愿意每天擠出半小時,一年就是180多個小時。通過不斷的擠壓,我讓自己一點點地成長進步。長此以往,我的專業就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所以,再忙也要擠時間學習,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一年半,我指導了不少教師的課,引領他人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我一直任教兩個班的語文,平時全市的教研活動又都放在周三。由于新疆的特殊性,政治學習占據了我很多搞教研的時間。所以我更加珍惜每次聽課的機會。每次我都利用聽課間隙,快速地在聽課本上記錄,以備評課之用。我能感覺到,老師所上的每節課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而磨課的過程就是老師歷練的過程,上課的過程就是老師成長的過程。晚自習后,我又會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趁熱打鐵,在電腦上一字一句地敲擊,使得資料永久保存。我虛心向新疆老師學習,取長補短,以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時間在慢慢流淌,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每次讀著自己保存的評課資料和文章,心里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晚上寫作,成了我的另一堂必修課,課堂上的真實資料,為我反思自己的教學,寫教學案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時間見證了我的成長。厚積方能薄發,成績需要時間,只有一點點慢慢地沉淀,才能有所進步。我在沉淀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由此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創造了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
一年半的時間,新疆留下了我的足跡;一年半的時間,時間成了我的伴侶,陪我度過悲傷、喜悅、失敗、成功……做時間的主人,與時間賽跑,我過得充實而快樂。希望自己不負青春,不負芳華,在時間的長河中更好地歷練,成長為更好的自己!